原文: 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春愁不自聊。
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
译文及注释:
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春愁不自聊。
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
风萧萧:风声呼啸。
雨萧萧:雨声淅淅沥沥。
相送津亭折柳条:相送在津亭上折下柳条。
春愁不自聊:春天的忧愁无法自我排遣。
烟迢迢:烟雾缭绕。
水迢迢:水面波澜起伏。
准拟江边驻画桡:准备停船在江边,停下画船的桨。
舟人频报潮:船夫频繁报告潮水的情况。
注释:
风萧萧:形容风声呼啸的样子。
雨萧萧:形容雨声淅沥的样子。
相送津亭折柳条:指在津亭相送时折下柳条作为纪念。
春愁不自聊:指春天的忧愁无法自我排解。
烟迢迢: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水迢迢:形容水流曲折的样子。
准拟江边驻画桡:打算停船在江边,静静地欣赏风景。
舟人频报潮:船夫频繁地报告潮水的情况。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克庄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他是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他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如“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推动了词艺术的发展。他的著作有《刘克庄集》、《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