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陆续鸣鸠呼晓晴。霏微残雾湿春城。未成梅雨,先做麦寒轻。
长日愔愔花又落,短屏曲曲酒初醒。小舟无绪,闲带牡丹行。
译文及注释:
陆续鸣鸠呼唤着黎明的晴朗。轻雾缭绕,湿润了春城。尚未到梅雨季节,却已感受到麦田的寒意。
长长的白昼渐渐暗淡,花儿又一次凋谢。短暂的屏风曲调,酒意初醒。小舟漫无目的地漂流,悠闲地带着牡丹花行走。
注释:
陆续鸣鸠呼晓晴:陆续鸣鸠,指鸟儿清晨的鸣叫声,预示着天气晴朗。呼晓晴,呼唤着清晨的晴朗天气。
霏微残雾湿春城:霏微,指雾气稀薄。残雾,指雾气未完全散去。湿春城,指春天的城市被雾气所笼罩。
未成梅雨,先做麦寒轻:未成梅雨,指还没有进入梅雨季节。先做麦寒轻,指麦子还没有成熟,寒冷的天气对麦子的影响较小。
长日愔愔花又落:长日愔愔,指白天漫长而无聊。花又落,指花朵凋谢。
短屏曲曲酒初醒:短屏,指短暂的休息时间。曲曲,指酒的香气扑鼻。酒初醒,指刚刚醒来。
小舟无绪,闲带牡丹行:小舟无绪,指小船没有目的地。闲带牡丹行,指随意漫步,欣赏牡丹花。
译文及注释详情»
卢祖皋简介: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出生于永嘉(今属浙江)人。他在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中进士,开始担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 卢祖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但是今天没有留下任何诗集。唯一传世的作品是《蒲江词稿》一卷,收录在“彊村丛书”中,共计96首。此外,仅存近体诗8首,记录在《宋诗记事》和《东瓯诗集》中。 由于无法得知卢祖皋去世的时间,但因其生于1174年左右,可以推测他大约在1224年左右去世。总之,卢祖皋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其词作和近体诗依然能为后人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