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新荔枝)》拼音译文赏析

  • zuì
    péng
    lái
    xīn
    zhī
  • [
    sòng
    ]
    zhào
    cháng
    qīng
  • zhèng
    huǒ
    shān
    huái
    xià
    dài
    xiāng
    zhī
    xīn
    zhaī
    qiān
    chí
    jiàn
    xiān
    yuán
    jiā
    làng
    lóng
    jīng
    weì
    shū
    càn
    làn
    rán
    hóng
    zhaī
    mǎn
    zhù
    diāo
    pán
    xiān
    xiān
    shǒu
    dān
    bāo
    xīn
  • shū
    dài
    suān
    yòu
    fán
    pǐn
    duō
    bān
    zǒng
    xiū
    biāo
    nóng
    xiāng
    fán
    jīn
    xiān
    weí
    zhēn
    feī
    zài
    sān
    zhēn
    chóng
    jià
    qīng
    chéng
    qīng
    guó
    bīng
    fēng
    liú
    yùn
    zhí
    xiāo

原文: 正火山槐夏,黛叶缃枝,荔子新摘。千里驰驱,荐仙源佳席。浪比龙睛,未输崖蜜,灿烂然红摘。满贮凋盘,纤纤素手,丹苞新擘。
梨栗粗疏,带酸橘柚,凡品多般,总羞标格。何似浓香,洗烦襟仙液。为爱真妃,再三珍重,价倾城倾国。玉骨冰肌,风流酝藉,直宜消得。



译文及注释
正火山槐夏,黛叶缃枝,荔子新摘。
千里驰驱,荐仙源佳席。
浪比龙睛,未输崖蜜,灿烂然红摘。
满贮凋盘,纤纤素手,丹苞新擘。

梨栗粗疏,带酸橘柚,凡品多般,总羞标格。
何似浓香,洗烦襟仙液。
为爱真妃,再三珍重,价倾城倾国。
玉骨冰肌,风流酝藉,直宜消得。

汉字译文:
正火山槐夏,指的是夏天炎热的时候,火山槐树上的黛色叶子和缃色枝条,还有新摘下的荔子。
千里驰驱,指的是迅速地奔走千里,荐仙源佳席,指的是推荐仙人的美酒佳肴。
浪比龙睛,指的是荔子的果肉比龙眼果更加鲜美,未输崖蜜,指的是荔子的味道不输给崖蜜,灿烂然红摘,指的是荔子摘下来后红艳艳的样子。
满贮凋盘,指的是装满了凋谢的花瓣的盘子,纤纤素手,指的是纤细柔软的手指,丹苞新擘,指的是刚刚开放的红色花蕾。

梨栗粗疏,指的是梨和栗子的果实形状粗糙而稀疏,带酸橘柚,指的是带有酸味的柑橘和柚子,凡品多般,总羞标格,指的是各种水果品种繁多,总是难以达到标准。
何似浓香,洗烦襟仙液,指的是与其他水果相比,荔子的浓香能够洗净烦襟,有如仙人的美酒。
为爱真妃,再三珍重,价倾城倾国,指的是荔子是一种珍贵的水果,被视为爱情中的真妃,非常珍重,其价值堪比整个城市和国家。
玉骨冰肌,风流酝藉,直宜消得,指的是荔子果肉白皙如玉,冰凉如冰,风情万种,适合消暑解渴。
注释:
正火山槐夏:指正值火山槐夏季,火山槐是一种植物,夏季是它开花的季节。

黛叶缃枝:黛叶是一种颜色深黑的植物叶子,缃枝指枝条呈黄色。

荔子新摘:荔子是一种水果,新摘指刚刚采摘下来的。

千里驰驱:形容行程遥远,需要长途奔波。

荐仙源佳席:指推荐仙源的美酒佳肴,仙源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指仙人的居所。

浪比龙睛:形容浪花的颜色比龙睛还要明亮。

未输崖蜜:指比崖蜜更加美味。

灿烂然红摘:形容果实摘下来后鲜艳明亮的颜色。

满贮凋盘:指装满了凋谢的花朵。

纤纤素手:形容纤细柔软的手。

丹苞新擘:丹苞指花苞呈红色,新擘指刚刚打开。

梨栗粗疏:指梨和栗子的果实形状较大,排列稀疏。

带酸橘柚:指带有酸味的柑橘类水果。

凡品多般:指各种各样的普通水果。

总羞标格:总体上不如标准的水果。

何似浓香:形容与浓香水果相比不如。

洗烦襟仙液:指洗去烦恼的仙人之酒。

为爱真妃:指为了真爱的女子。

再三珍重:再三珍视重视。

价倾城倾国:指价值超过了整个城市和国家。

玉骨冰肌:形容皮肤白皙娇嫩。

风流酝藉:指风流倜傥的样子。

直宜消得:直接适合消遣享受。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赵长卿简介: 赵长卿是宋代著名词人,江西南丰人,号仙源居士。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记载他“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