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景阳楼上钟声晓。半面啼妆匀未了。斜月纷纷。斜影幽香暗断魂。
玉颜应在昭阳殿。却向前村深夜见。冰雪肌肤。还有斑斑雪点无。
译文及注释:
景阳楼上钟声响起,宣告黎明的到来。半边脸上的妆容还未完全涂匀。斜月飘飘,投下斜斜的影子,幽香弥漫,使人心魂俱断。
美丽的容颜应该在昭阳殿上。然而却在深夜来到前村,寒冷的冰雪覆盖着肌肤。还有那斑斑雪点,无法掩盖。
注释:
景阳楼:古代楼阁的名称,位于高处,可以俯瞰景色。
钟声晓:指钟声在清晨响起。
半面啼妆匀未了:形容女子正在化妆,只化了一半脸。
斜月纷纷:指斜月的光芒洒落。
斜影幽香暗断魂:形容斜影和幽香使人心魂受到影响。
玉颜应在昭阳殿:指美丽的女子应该在皇宫的昭阳殿中。
却向前村深夜见:却指出她却在深夜出现在前村。
冰雪肌肤: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如雪。
还有斑斑雪点无:形容女子的皮肤上有雪花般的斑点。
译文及注释详情»
谢薖简介: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他出生于江西抚州临川,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他的表兄谢逸也是望族之后,与他并称“临川二谢”,同学于吕希哲。 30多岁时,谢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却不得志,于是决定放弃功名,开始以写诗为生。他喜欢开窗对着竹子,认为竹子有劲气节,贯四季而不改,是君子的化身。因此,他自号竹友居士,成为了江西文坛上独具特色的一位诗人。 在当时的时代,很多文人为了取得官爵地位而向权臣取媚,但是谢薖和他的兄弟二人却宁愿老死穷衣,也不走这样的邪路。他们的高节一直为人称许。 徽宗政和六年,谢薖去世,享年43岁。至今,谢薖的诗作仍被人传颂,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竹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