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常记河阳花县里,恰如饭颗山逢。春城何处满丝桐。纶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风。
重向梁王台畔见,黄花绿酒谁同。新诗别后寄南鸿。回头思照碧,人在白云中。
译文及注释:
常记河阳花县里,恰如饭颗山逢。
常常记得在河阳的花县里,就像是饭粒遇到了山一样。
春城何处满丝桐。
春天的城市哪里满是丝桐树。
纶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风。
丝绸头巾和羽毛扇,你有着古人的风采。
重向梁王台畔见,黄花绿酒谁同。
再次来到梁王台旁边见面,黄花绿酒,谁与你同行。
新诗别后寄南鸿。
写了新的诗后寄给南方的鸿雁。
回头思照碧,人在白云中。
回头望去,思念着碧色的身影,人在白云之中。
注释:
常记:经常记得
河阳:地名,指河南省阳城县
花县:地名,指河南省花县
恰如:正如
饭颗山逢:像吃饭一样平常
春城:春天的城市
满丝桐:丝桐树开满了花
纶巾:用纶丝制成的头巾
并:并列
羽扇:用羽毛制成的扇子
君:指诗中的人物
古人风:古代人的风采和风度
重向:再次去
梁王台:地名,指河南省洛阳市的梁山
黄花绿酒:指梁山上的黄花和绿酒
谁同:谁一起
新诗:新写的诗
别后:离别之后
寄:寄送
南鸿:指南方的大雁
回头思照碧:回头看见碧色的山水
人在白云中:人在高处,如同在白云之中
译文及注释详情»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生于1053年,卒于1110年,是“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他擅长诗文、散文,是宋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其诗文清新自然,有“晁氏诗句”之称,其代表作有《晁补之集》、《晁补之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