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沈沈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
译文及注释:
竹郎庙前多古木,
夕阳沈沈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
声声尽是迎郎曲。
汉字译文:
竹郎庙前有许多古老的树木,
夕阳映照下山峦更加翠绿。
江村的何处传来笛声,
每一声都是为了迎接郎君而奏的曲子。
注释:
竹郎庙:指庙前有竹子丛生,竹子象征着清雅和高洁。
夕阳沈沈:太阳下山的景象,暗示天色渐晚。
山更绿:山色更加翠绿,暗示景色美丽。
何处江村:问在哪个江村。
笛声:指吹笛子的声音。
迎郎曲:迎接新郎的音乐曲调,表示欢迎和喜庆的氛围。
译文及注释详情»
薛涛简介: 薛涛,是一位唐代女诗人,字洪度,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由于父亲薛郧在官场上的关系,她随父至川地,并在成都长居。在成都期间,她与后来的十一任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多有诗文往来。 在她的文学生涯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称号,“女校书”,这是薛涛因为其才华出众而被推崇为唐代女性中的文学代表之一。韦皋拟请唐德宗授予薛涛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这也成为了薛涛的另一个称号。 薛涛曾经居住在浣花溪上,她制作了桃红色的小笺并通过写诗进行表达。这种写诗的方式后人仿效并称之为“薛涛笺”。 薛涛去世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其墓葬位于成都望江楼公园内,成为了历史和文学爱好者前往参观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