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黑夜天寒愁散玉,东皇海上张仙烛。侯家歌舞按梨园,
石氏宾寮醉金谷。鲁家襜褕暗披水,雪花灯下甘垂翅。
散帙高编折桂枝,披纱密甃青云地。霜白溪松转斜盖,
铜龙唤曙咽声细。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
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
译文及注释:
黑夜寒冷,愁绪散去如玉。东皇海上点燃仙烛。侯家歌舞在梨园中演唱,石氏宾寮醉倒在金谷。鲁家的襜褕暗暗披在水面上,雪花灯下甘愿垂翅。散帙高高编成折桂枝,披纱密密甃在青云之地。霜白的溪水转动斜盖,铜龙呼唤着黎明时细微的声音。八埏的蝼蚁厌倦了寒冷的栖息地,早晚青旗引领着春帝的到来。城乌不停地展转啼叫着紫色的天空,曈曚中千骑在衙楼前驰骋。
注释:
黑夜天寒愁散玉:黑夜寒冷,愁苦的心情散发出来,如玉一般明亮。
东皇海上张仙烛:在东海上点燃了张仙烛,指的是神仙的烛光。
侯家歌舞按梨园:侯家的歌舞按照梨园的方式进行,梨园指的是古代的戏曲表演场所。
石氏宾寮醉金谷:石氏宾寮在金谷醉酒,指的是宾客在金谷醉酒的场景。
鲁家襜褕暗披水:鲁家的襜褕在水中暗暗飘动,襜褕是古代的一种衣物。
雪花灯下甘垂翅:在雪花灯下,甘愿垂下翅膀,表示某种情感或态度。
散帙高编折桂枝:散开书册,高高地编织折桂枝,折桂是古代的一种荣誉象征。
披纱密甃青云地:披着纱,密密地铺在青云之上,表示高贵的地位。
霜白溪松转斜盖:霜白色的溪水,松树倾斜着覆盖,形容景色美丽。
铜龙唤曙咽声细:铜龙唤醒了黎明,咽喉发出细微的声音。
八埏蝼蚁厌寒栖:八埏的蝼蚁厌倦了寒冷的栖息地。
早晚青旗引春帝:早晚青旗引领春天的帝王,表示春天的到来。
展转城乌啼紫天:城中的乌鸦展翅飞舞,啼叫声响彻紫色的天空。
曈曚千骑衙楼前:黎明时分,千骑在衙门前行驶,形容热闹的场景。
译文及注释详情»
陈陶简介: 陈陶,即陈嵩伯,号三教布衣,约公元812年至约885年间逝世。据《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记载,他被描述为“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一带山水为“家山”,可以推断出他实际上是福建南平(即剑浦)人,而岭南或鄱阳只是他的祖籍。 陈陶早年游学长安,精通天文历象,尤其擅长诗歌创作。但他举进士未中后,便放荡不羁地游历名山,并在唐宣宗大中时隐居于江西新建县西的洪州西山。之后,他的去向不详。关于他的诗歌作品,据已散佚的资料记载,其诗歌共有十卷,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