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无人行》拼音译文赏析

  • rén
    xíng
  • [
    táng
    ]
    chén
    táo
  • shí
    wàn
    lín
    ér
    lín
    táo
    zhī
    shā
    tiān
    jiàng
    hàn
    yíng
  • sài
    kuò
    niú
    yáng
    sàn
    bīng
    xiū
    zhàng
    kōng
    liú
    lǒng
    tóu
    shuǐ
    xiàng
    rén
    beī

原文: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
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空流陇头水,呜咽向人悲。



译文及注释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
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
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
空流陇头水,呜咽向人悲。

十万羽林儿,指挥官临洮攻破郅支。
杀敌增添胡人的尸骨,降服了足够的汉军旗。
辽阔的边塞上,牛羊四散奔逃,战士们停止了帐幕的迁移。
空旷的陇头水,发出哀怨的呜咽声,向人们诉说着悲伤。
注释:
十万羽林儿:指汉朝时期的精锐骑兵部队,羽林军。

临洮破郅支:指在临洮地区击败了郅支部落的军事行动。

杀添胡地骨:指杀死了胡人,使他们的尸体堆积如山。

降足汉营旗:指胡人投降,将汉朝的军旗插在地上表示归降。

塞阔牛羊散:指边塞地区的牛羊四散逃离。

兵休帐幕移:指战争结束后,军队撤离,帐篷移动。

空流陇头水:指陇水流淌,但没有人喝水。

呜咽向人悲:形容边塞地区的景象凄凉,人们感到悲伤。


译文及注释详情»


陈陶简介: 陈陶,即陈嵩伯,号三教布衣,约公元812年至约885年间逝世。据《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记载,他被描述为“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一带山水为“家山”,可以推断出他实际上是福建南平(即剑浦)人,而岭南或鄱阳只是他的祖籍。 陈陶早年游学长安,精通天文历象,尤其擅长诗歌创作。但他举进士未中后,便放荡不羁地游历名山,并在唐宣宗大中时隐居于江西新建县西的洪州西山。之后,他的去向不详。关于他的诗歌作品,据已散佚的资料记载,其诗歌共有十卷,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