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何处无今夕,岂期在海头。贾客不爱月,婵娟闲沧洲。
浩然伤岁华,独望湖边楼。烟岛青历历,蓝田白悠悠。
谁无破镜期,繄我信虚舟。谁无桂枝念,繄我方摧輈.
始见弯环春,又逢团圆秋。莫厌绫扇夕,百年多银钩。
金盘谁雕镌,玉窟难冥搜。重轮运时节,三五不自由。
疑抛云上锅,欲搂天边球。孀居应寒冷,捣药青冥愁。
兔子树下蹲,虾蟆池中游。如何名金波,不共水东流。
天花辟膻腥,野云无边陬。蚌蛤乘大运,含珠相对酬。
夜鹊思南乡,露华清东瓯。百宝安可觑,老龙锁深湫。
究究如情人,盗者即仇雠。海涯上皎洁,九门更清幽。
亭亭劝金尊,夜久喘吴牛。夷俗皆轻掷,北山思今游。
雁声故乡来,客泪堕南洲。平生烟霞志,读书觅封侯。
四海尚白身,岂无故乡羞。壈坎何足叹,壮如水中虬。
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中途丧资斧,两地生繁忧。
一杯太阴君,鹪鹩岂无求。明日将片叶,三山东南浮。
译文及注释:
何处无今夕,岂期在海头。
贾客不爱月,婵娟闲沧洲。
浩然伤岁华,独望湖边楼。
烟岛青历历,蓝田白悠悠。
谁无破镜期,繄我信虚舟。
谁无桂枝念,繄我方摧輈。
始见弯环春,又逢团圆秋。
莫厌绫扇夕,百年多银钩。
金盘谁雕镌,玉窟难冥搜。
重轮运时节,三五不自由。
疑抛云上锅,欲搂天边球。
孀居应寒冷,捣药青冥愁。
兔子树下蹲,虾蟆池中游。
如何名金波,不共水东流。
天花辟膻腥,野云无边陬。
蚌蛤乘大运,含珠相对酬。
夜鹊思南乡,露华清东瓯。
百宝安可觑,老龙锁深湫。
究究如情人,盗者即仇雠。
海涯上皎洁,九门更清幽。
亭亭劝金尊,夜久喘吴牛。
夷俗皆轻掷,北山思今游。
雁声故乡来,客泪堕南洲。
平生烟霞志,读书觅封侯。
四海尚白身,岂无故乡羞。
壈坎何足叹,壮如水中虬。
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
中途丧资斧,两地生繁忧。
一杯太阴君,鹪鹩岂无求。
明日将片叶,三山东南浮。
注释:
何处无今夕:指无论在哪里,都不能没有今天的夜晚。
岂期在海头:岂料会在海边相遇。
贾客不爱月:指贾客不喜欢月亮。
婵娟闲沧洲:婵娟指月亮,闲沧洲指寂静的江洲。
浩然伤岁华:浩然指壮丽,伤岁华指感叹时光的流逝。
独望湖边楼:独自望着湖边的楼阁。
烟岛青历历:烟岛上的景色青翠明亮。
蓝田白悠悠:蓝田上的景色白茫茫。
谁无破镜期:指谁没有破碎镜子的时候。
繄我信虚舟:我相信虚幻的船只。
谁无桂枝念:指谁没有思念桂枝的时候。
繄我方摧輈:我自己的心情也被摧毁。
始见弯环春:初次见到弯弯曲曲的春天。
又逢团圆秋:又遇到了团圆的秋天。
莫厌绫扇夕:不要厌倦丝绸扇子的夜晚。
百年多银钩:百年来积累了很多银钩(指银钱)。
金盘谁雕镌:指谁雕刻了金盘。
玉窟难冥搜:玉窟难以搜寻。
重轮运时节:指重轮(指月亮)运行的时节。
三五不自由:指三五月不自由。
疑抛云上锅:怀疑把锅扔到云上。
欲搂天边球:想要抱住天边的球。
孀居应寒冷:孀居的人应该感到寒冷。
捣药青冥愁:捣药时的忧愁。
兔子树下蹲:兔子蹲在树下。
虾蟆池中游:虾蟆在池塘中游动。
如何名金波:如何称呼金色的波浪。
不共水东流:不与水一同东流。
天花辟膻腥:天花疫病消除了腥臭味。
野云无边陬:野云没有边际。
蚌蛤乘大运:蚌蛤利用大运气。
含珠相对酬:含着珍珠互相回报。
夜鹊思南乡:夜鹊思念南方的家乡。
露华清东瓯:露水的光华清澈东瓯。
百宝安可觑:百宝物品无法看尽。
老龙锁深湫:老龙锁住了深湫(指深潭)。
究究如情人:究竟如同情人。
盗者即仇雠:偷窃者即为仇敌。
海涯上皎洁:海涯上明亮洁白。
九门更清幽:九门更加幽静。
亭亭劝金尊:端端正正地劝酒杯。
夜久喘吴牛:夜晚久了喘不过气来。
夷俗皆轻掷:平凡的人都轻视。
北山思今游:北山思念现在的游玩。
雁声故乡来:雁声带来了故乡的思念。
客泪堕南洲:客人的泪水落在南洲。
平生烟霞志:一生追求烟霞的志向。
读书觅封侯:读书寻找封侯的机会。
四海尚白身:四海之内仍然是平凡的人。
岂无故乡羞:怎么能没有故乡的羞愧。
壈坎何足叹:壈坎(指坟墓)何必叹息。
壮如水中虬:壮丽如水中的巨蛇。
猎猎谷底兰:谷底的兰花猎猎飘动。
摇摇波上鸥:摇摇晃晃地在波浪上的海鸥。
中途丧资斧:中途失去了财富和斧头。
两地生繁忧:两地分离产生了繁重的忧愁。
一杯太阴君:一杯酒给太阴君。
鹪鹩岂无求:鹪鹩岂会没有追求。
明日将片叶:明天将会是片叶。
三山东南浮:三座山东南方浮现。
译文及注释详情»
陈陶简介: 陈陶,即陈嵩伯,号三教布衣,约公元812年至约885年间逝世。据《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记载,他被描述为“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一带山水为“家山”,可以推断出他实际上是福建南平(即剑浦)人,而岭南或鄱阳只是他的祖籍。 陈陶早年游学长安,精通天文历象,尤其擅长诗歌创作。但他举进士未中后,便放荡不羁地游历名山,并在唐宣宗大中时隐居于江西新建县西的洪州西山。之后,他的去向不详。关于他的诗歌作品,据已散佚的资料记载,其诗歌共有十卷,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