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崔》拼音译文赏析

  • ā
    cuī
  • [
    táng
    ]
    bái
  • xiè
    bìng
    dōng
    leí
    rán
    lǎo
    dān
    tóng
    dào
    chí
    guò
    shāng
  • liào
    bìn
    chéng
    xuě
    fāng
    kàn
    zhǎng
    nòng
    zhū
    shuaī
    níng
    wàng
    yǒu
    suī
    wǎn
    shèng
  • lán
    qián
    chūn
    mèng
    sāng
    xuán
    zuó
    duō
    qìng
    qīn
    gòng
    huān
  • xīn
    taī
    xiāng
    bēng
    xiǎo
    xiù
    kaī
    shǒu
    zhuǎ
    diǎn
  • gōng
    jiāng
    zhuàn
    qín
    shū
    zhuì
    weì
    néng
    zhī
    shòu
    寿
    yāo
    xiá
    xián
  • chū
    shēng
    jiàn
    biàn
    chú
    shí
    néng
    fǎn
    gòng
    yǎng
    bái
    tóu

原文: 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
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
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
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
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



白居易简介
唐朝 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