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咏物”是一种中国古代诗歌类型,主要以描写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象为主题。这些物象可以是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是形态各异的山水岩石,甚至是人造物品如建筑、器物等等。这种诗歌类型通过对物象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于物象的深刻感悟与情感交流。在古代文学中,“咏物”是一种富有诗意与哲理内涵的诗歌类型,其传承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喜爱。

唐朝    罗隐

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 眼恶藏蜂在,心粗逐物殚。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

送魏八

唐朝    高适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送别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唐朝    李白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 闲与仙人扫落花。

赠汪伦

唐朝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朝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行香子

宋朝    辛弃疾

归去来兮。行乐休迟。命由天、富贵何时。百年光景,七十者稀。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衰。 名利奔驰。宠辱惊疑。旧家时、都有些儿。而今老矣,识破关机。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

牧童

唐朝    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宋朝    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自题像

唐朝    黄巢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朝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