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拼音译文赏析

  • chūn
  • [
    táng
    ]
  • hǎo
    zhī
    shí
    jié
    dāng
    chūn
    nǎi
    shēng
  • suí
    fēng
    qián
    rùn
    shēng
  • jìng
    yún
    heī
    jiāng
    chuán
    huǒ
    míng
  • xiǎo
    kàn
    hóng
    shī
    湿
    chù
    huā
    chóng
    jǐn
    guān
    chéng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及注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道时节,正是春天发生的时候。
它悄悄地随着风进入夜晚,细细地滋润万物,无声无息。
野径上的云都变黑了,只有江船上的火光独自闪耀。
清晨时分,看到花儿上沾满了露水,重重叠叠,像锦缎一样美丽,就知道已经到了锦官城。
注释:
好雨:指适时的春雨。

知时节:指雨水的降临与季节的变化相符合。

当春乃发生:指春天到来,大地万物开始生长。

随风潜入夜:指雨水随着风悄悄地降落在夜晚。

润物细无声:指雨水滋润万物,但声音很轻微。

野径云俱黑:指夜晚野外小路上黑暗一片。

江船火独明:指夜晚江上只有船上的灯火闪烁。

晓看红湿处:指早晨看到被雨水滋润的红色花朵。

花重锦官城:指花朵因雨水滋润而更加鲜艳,像是锦缎一般。锦官城是唐代长安城中的一处花园。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