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拼音译文赏析

  • xīn
    láng
    ·
    yuǎn
    xià
    xiè
    zhū
    gōng
    zài
    jiǔ
    xiāng
    fǎng
    访
    yùn
  • [
    sòng
    ]
    xīn
  • xuān
    meí
    wáng
    liáng
    qīng
    chē
    shú
    huá
    liú
    jiào
    jūn
    feī
    chí
    zhōng
    zhǐ
    chǐ
    jiāo
    lóng
    yún
    shí
    mìng
    yóu
    tiān
    lán
    peì
    fāng
    feī
    rén
    wèn
    tàn
    líng
    jūn
    xiàng
    chóng
    huá
    kōng
    gòng
    shuí
  • ér
    cáo
    liào
    yáng
    xióng
    guài
    dāng
    nián
    gān
    quán
    shuō
    qīng
    cōng
    shù
    fēng
    yǐn
    chuán
    huí
    cāng
    míng
    kuò
    duàn
    sān
    shān
    dàn
    xiào
    zhǐ
    mén
    wài
    cāng
    guān
    qiān
    bǎi
    beì
    jìn
    táng
    táng
    chǐ
    rán
    shuí
    zài
    jiǔ
    dài

原文: 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时与命、犹须天付。兰佩芳菲无人问,叹灵均、欲向重华诉。空壹郁,共谁语。
儿曹不料扬雄赋。怪当年、甘泉误说,青葱玉树。风引船回沧溟阔,目断三山伊阻。但笑指、吾庐何许。门外苍官千百辈,尽堂堂、八尺须髯古。谁载酒,带湖去。



译文及注释
逸气轩眉宇,像王良一样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得你不是池中之物,就像蛟龙一样近在咫尺,却难以捉摸。时机和命运,还需天意决定。兰灯芳菲无人问津,我叹息着想向重华诉说。空气中弥漫着郁闷,谁来与我交谈。

儿曹不曾想到扬雄的赋文。当年甘泉误传,青葱的玉树。风引船回到茫茫的大海,眼前的三座山峰阻隔了视线。但我笑着指着我的家,问自己这是何等的地方。门外站着千百位苍官,八尺须髯的古人们都堂堂正正地坐在里面。谁来载着酒,带我去湖边。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该篇词作是辛弃疾为了慰问落选的友人徐斯远而作的,文中反映了徐斯远落选礼部考试后的心态和情感变化。徐斯远当年参加礼部考试不第而归,这对于当时志存高远的才子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然而,在徐斯远遭遇挫折的时刻,他的好友辛弃疾却以此为契机,用自己的词作来表达对徐斯远的慰问和支持。 据历史记载,该词应该是写于1196年的夏季,当时辛弃疾还未移居瓢泉。在这个年代,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每年的礼部考试都会吸引大量天下才子前来赶考,因此徐斯远能够参加考试本身就足以表明他的才华和实力。虽然最终没有获得头筹,但徐斯远的才华和努力值得肯定。同时,这首词的创作也反映了辛弃疾对友情的重视和他对友人落败的同情。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是在作者关心友情,关注时局的背景下诞生的。它反映了当时才子们对仕途选择的憧憬和追求,揭示了才子们迎接未来挑战的坚定信念。同时,也体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创作才华和表现手法。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友人落第和屈原不遇的描述,表达了才子们对命运不公和不得志的愤慨和无奈。全篇词意深刻、言简意赅,是辛弃疾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峰之作。 该词首段通过勾勒友人超逸轩昂的精神风采,为下文的叙述打下了基调,同时也展示了词人对友人的倾慕之情。接下来的几韵则写出了词人对友人落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期待,以王良和蚊龙的比喻描绘他当初的期待和信心,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词人开始感叹时命不济,不得不认同友人的不遇事实。 然而,词人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以屈原犹且不遇的例子来宽慰友人,并表达了对天下才子落寞遭遇的同情。最后一句“空共谁语?”从反问的角度,点出了才人的孤独感和无奈,也传达了词人对当下局面的痛心感叹。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对命运不公和才子落寞遭遇的愤慨与无奈,展示了辛弃疾高超的艺术境界和文学造诣。其词意凝练、音韵凄美,是辛氏词派的代表之一,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析详情»


辛弃疾简介
宋朝 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