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
乃知画师妙,功刮造化窟。写作神骏姿,充君眼中物。
乌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
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
赏析:
《画鹘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一首题画诗。诗中,杜甫以画家所画鹘为起点,将自己的主体意识延伸到了画作所承载的想象和情感上。
诗人对鹘的描写处处透露着他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他从鹘不能飞去生情,生发可能完全与画家无干的想象入手,寻找其内在的意义。他认为,鹘既无束缚,为何不高飞去?原来,它是不肯与凡鸟并飞。这样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之情,也是对时代的反思。
继而,诗人将画家传鹘之神的“侧脑看青霄”句,全凭自己的情思和想象发挥。他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诗歌中,将鹘的形象完全转化为诗人心中意中之鹘了。《画鹘行》充分展示了杜甫主体意识与客体世界之间的相互交融。
此外,这首诗中的“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等诗句,更是将内心的矛盾之情赋予了眼中之鹘。“顾步独纡郁”,则是诗人自身神态与鹘之神态的映衬。整首诗都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种种矛盾和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总之,《画鹘行》是一首充满了杜甫主体意识的精彩诗作,从画家的鹘入手,将自己的情感和想象融合到其中,创造了独立于原画的新境界,给画作的意境大大地引申和丰富了。这首诗不仅展现出了杜甫高超的诗歌才华,更显示了他对时代和人性的深刻认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杜甫、晚年、上疏、救宰相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时期的作品。当时,杜甫因为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了唐肃宗,导致他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进退两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写下了这首《登高》。
在这首诗中,杜甫借用了登高远望的情境,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他借用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杜甫的晚年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他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正处于进退两难之际。在这个时期里,他不断挣扎和思考,同时也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登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是杜甫经历苦难后所写的一首豁达之作。
总之,在杜甫晚年这个非常动荡的时期里,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具有深刻沉思意义的诗歌。这些诗歌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特征,同时也反映出杜甫个人历经艰辛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和人生观。
创作背景详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