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创作背景:
这首《悲歌》被认为是东汉时期的作品,而东汉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个时代,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都出现了混乱,导致了很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种社会背景也许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无助与孤独,特别是那些离故乡远游的人更是如此。他们可能远离家乡,流浪异乡,寻求着新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也深深地怀念故乡和亲人。因此,作者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可能与这些百姓有着相似之处,这种共同的体验使得这首诗的情感和质感得以深入人心。
虽然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未详,但它所反映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是那个时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苦难。诗人通过描写游子思乡而未还乡,借以抒发对家乡和亲人的牵挂,表达了无奈和悲凉之情。这些感受和体验,不仅让我们回溯历史,更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古辞描绘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作者佚名,收录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诗歌一开始就表达了悲伤之情,称“悲歌可以当泣”,此时的悲歌者已经哭泣过许多次,用歌声来代替哭泣。为什么会如此悲哀呢?原来这位游子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能望乡来代替还乡了。但是,“远望可以当归”吗?显然只是对自己的一厢情愿,无可奈何的聊以解嘲。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出的远望所见,描写出草木郁郁葱葱、山峦重重。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峦遮住了视线,不知故乡何在、家人何在。“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描述了游子思乡而未能还乡的原因。家里已没有亲人,哪里还有家可归呢?即便游子有家可归,也因前途坎坷、走投无路而回不去。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指眼前没有渡河的船只,更多的是指无法渡过心理上的阻碍。
整首古辞深刻地表达了游子思乡的痛苦和无奈,最后又以歌声来代替哭泣,充满了悲凉之感。这些悲伤的情感在艺术上得到了很好地抒发,引起了读者强烈共鸣,成为千古名句。同时,诗中所描述的草木山岗等景象,也富有极大的艺术价值。此篇古辞既是文学作品,更是反映人类情感和生活的真实写照,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
bēi gē yī qǔ dài tì sī jiā de kū qì,
无法还乡,登高望远就当做回到了故乡。
wú fǎ huán xiāng, dēng gāo wàng yuǎn jiù dāng zuò huí dào le gù xiāng.
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
máng máng de cǎo mù, zhòng chóng de shān gāng zhē zhù le wàng yǎn,
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
sī xiāng de yōu chóu yíng mǎn xīn huái.
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可归。
jiā lǐ yǐ jīng méi yǒu qīn rén le, nǎ lǐ hái yǒu jiā kě guī.
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前途坎坷,走投无路,无船可渡。
jí biàn shì yǒu jiā kě guī, yě huí bù qù, yīn wèi qián tú kǎn kě, zǒu tóu wú lù, wú chuán kě dù.
思乡之情、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
sī xiāng zhī qíng, tòng kǔ zāo yù hěn xiǎng xiàng rén sù shuō,
但有许多难言之隐无法倾诉,
dàn yǒu xǔ duō nán yán zhī yǐn wú fǎ qīng sù,
只好憋闷在心中,心里万分痛苦,
zhǐ hǎo biē mèn zài xīn zhōng, xīn lǐ wàn fēn tòng kǔ,
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股阵阵绞痛。
jiù xiàng chē lún zài cháng zǐ lǐ zhuàn dòng, yī gǔ zhèn zhèn jiǎo tòng。
注释:
思家:思念家乡;
无法还乡:因各种原因无法回到家乡;
望眼:远眺;
忧愁盈满心怀:忧愁填满了心灵;
坎坷:曲折;
走投无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无船可渡:没有能够渡河的船;
难言之隐:不能说明的秘密或难以启齿的事情;
憋闷:心情不畅;
肠子里转动:形容内心痛苦。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