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创作背景:
这首佚名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至《诗经》时期。据传,此诗的写作目的是劝诫人们不可听信谗言。虽然诗人的身份已经无从考究,但历代一般论家都认为这首诗是针对晋献公而写的。《毛诗序》中也明确表明:“《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可以看出,晋献公听信谗言的行为在当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批评。
吴闿生在《诗义会通》中进一步解释称,晋献公听信谗言导致杀太子申生的事件被许多人视为是他听信谗言的一个例证,因此此诗应是在讽刺晋献公的同时,呼吁人们不要受谗言的诱惑,保持理性和冷静。
除了历史背景外,这首诗的文学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作者巧妙地运用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将“苓”、“苦”、“葑”三种常见的物品作为引子,向读者深入阐述伪言的本质与危害。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的物品,但诗人却巧妙地通过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这首诗更加深刻和生动。
总之,这首佚名诗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富有文学魅力和思想深度,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谣言、如何保持理性和冷静具有启示意义。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佚名诗的三章,每章都以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开篇。作者先以“苓”、“苦”、“葑”三种习见之物为引,从而引出自己的理念:“人之为伪言”“苟亦无信”、“苟亦无与”、“苟亦无从”。通过这样的手法,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对伪言的厌恶和警醒。
在第一章中,“采苓采苓,首阳之颠”,诗人借“苓”之名,用“先言他物”的手法引出下文,强调伪言之虚假和事实之真实。第二章则以“苦”为引,描述了伪言所带来的恶果和不可置信之处,“苟亦无信”、“苟亦无与”等语意递进,更加强化了伪言不可靠的本质。第三章则以“葑”为引,表达了对伪言教唆的不屑和警告,再次叮咛世人要远离伪言之害。
此诗句句入神,字字尽显诗人对伪言的反感和态度,语意层层递进,思想深邃,声调悠扬优美。詹瑞文先生在其《诗经学概论》中曾言:“本章(指此诗)在《诗经》之余,可谓反伪言盖世之作矣。”这也是对这首佚名诗的高度评价。
总而言之,这首诗以三种习见之物为起兴,引申出对伪言之“无信”、“无与”、“无从”的厌恶和反感,强调了伪言的虚假性和危害性。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呼吁世人要远离伪言,保持理智和清醒,理直气壮地面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采黄药啊采黄药,首阳山顶遍地找。有人专爱造谣言,切勿轻信那一套。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注释:
1. 苓: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
2. 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3. 为(wěi伪)言:即“伪言”,谎话。
4. 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5. 舍旃(zhān瞻):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6. 无然:不要以为然。
7. 胡:何,什么。
8. 苦:苦菜,野生可食。
9. 无与:勿用也。指不要理会。
10. 葑:芜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