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译文及注释: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草虫在喋喋不休,螽斯在山丘上跳跃。未曾见到君子,我的心情忧虑不安。既然见到了君子,也已经与君子相遇,我的心情就平静了下来。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我登上南山,采摘蕨菜。未曾见到君子,我的心情忧虑不安。既然见到了君子,也已经与君子相遇,我的心情就变得欣喜起来。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我登上南山,采摘薇草。未曾见到君子,我的心情感到伤痛悲哀。既然见到了君子,也已经与君子相遇,我的心情就变得平静安宁。
注释:
喓喓草虫:草地上的虫子在叫唤。
趯趯阜螽:山坡上的螽斯在跳跃。
忧心忡忡:心中忧虑不安。
觏止:停留、停止。
降:平静、安定。
陟彼南山:登上那座南山。
蕨:一种植物,类似于蕨菜。
惙惙:心中烦躁不安。
薇:一种植物,类似于葡萄藤。
伤悲:心中感到伤痛和悲哀。
夷:平静、安宁。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跳动。”这里的“亦既见之,亦既觏之”虽是幻境,但已足以惊扰思妇的情绪,她的心开始欢喜跳动。此处的“觏”为古代用字,意为“看”,即刚刚看见所思之人,这个场景也极富感染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韵。
接下来的两句写法较为含蓄,但更加深入人心:“已知之愿,勿忘我思。”这里的“已知之愿”可理解为“已经了解我的思念和期盼”,而后半句则是发自内心的期盼,让我们从中依稀看到了思妇那忧心忡忡、孤独寂寞、无尽思念的心境。最后一句,“二十九、其卒如何,以莫之聞”,看似没有太多意义,但反倒更加引人思考:既然大夫出行,归期不定,思妇又如此地思念他,那么她将如何面对离合悲欢?而这种离合悲欢恰恰是生命中的常态,无论是今时、古代,还是未来,都会让人深深感受到爱情的珍贵和无奈。
总之,《思君》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情、富有诗意的佳作。它通过古代妇女在丈夫离家出走时的忧虑以及重逢时的喜悦,表现出人类在面临生离死别的重要时刻时所表现出的深深情感;同时也借助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感受,减轻思念之苦。无论从文化背景还是历史环境角度考虑,对这首诗的具体解释存在较大争议,但它依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让人深深品味其中的情感涵义。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名为《思君》,作者佚名。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妇女在丈夫离家出走时的忧虑以及重逢时的喜悦。《毛诗序》中指出,“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说明大夫家庭对于礼仪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表达了大夫夫妻在相处中的一些规范和约束。
除此之外,《思君》还蕴含着另一层意义。在《诗集传》中,朱熹认为:“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这说明古代贵族阶层在行役期间,他们的妻子们常常会借助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感受,并以此减轻思念之苦。因此,这首诗可能是妇女们倾诉思念之情、表达内心感受、祈盼爱人平安归来的一种方式。
考虑到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对这首诗的具体解释存在较大争议。一些古籍中甚至出现了多种关于诗歌背景的猜测和传说。但不论其中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这首诗都是表达人们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等感情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凸显了人类在面临生离死别等重要时刻时所表现出的深深情感。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听那蝈蝈蠷蠷叫(qu2 lù lù jiào),看那蚱蜢蹦蹦跳(zha4 mēng bèng bèng tiào)。
注释:蝈蝈、蠷蠷、蚱蜢均为昆虫名称。
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焦躁(jiāo zào)。
注释:君子指心仪的男子。
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wēi),我的心中愁全消(xiāo)。
登上高高南山头,采摘鲜嫩蕨莱(jué lái)叶。
注释:蕨莱叶即蕨类植物的嫩叶。
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凄切(qī qiè)。
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
登上高高南山顶,采摘鲜嫩巢菜(cháo cài)苗。
注释:巢菜即一种野菜,也称为“淫羊藿”。
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很悲伤真烦恼。
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平静了。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