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译文及注释:
螽斯的翅膀,轻轻飞舞。为你子孙,振奋精神。
螽斯的翅膀,沉沉地响。为你子孙,规矩有序。
螽斯的翅膀,恭敬地招呼。为你子孙,安静休息。
注释:
螽斯:一种蝉类昆虫。
羽:指螽斯的翅膀。
诜诜:形容螽斯的鸣声。
宜:适合,应该。
尔:你,指读者。
子孙:后代。
振振:形容振奋、有力的样子。
薨薨:形容螽斯的鸣声。
绳绳:形容螽斯的鸣声。
揖揖:形容螽斯的鸣声。
蛰蛰:形容螽斯的鸣声。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螽斯》这首诗歌是一首祝福宝宝的诗歌,与当时社会的庆祝婚宴、满月等活动密切相关。从诗中三句“宜尔子孙”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针对人们家庭生活美好愿景的祝福,反映了人们多子多福的思想。
作者在诗中通过生动描绘螽斯的外形和习性,展示了对螽斯的深入了解和对自然的感悟。这也表现了作者身为乡野平民,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感性认知。作者用简短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祝福,这体现了当时社会一种重视实际的风气。同时,这样的祝福方式也反映了当时对于健康茁壮的祝愿的普遍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揭示了周代人们对于家庭生活的美好期许和祝福,展示了乡村风貌和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这种渴望幸福、祈愿美好的情感却与今天依然相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对生命、自然和家庭的感悟,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周代是一个光辉而又繁荣的时期。在周朝的统治下,文、武并重,社会秩序安定,全国繁荣昌盛。然而,随着昭、穆之后的统治,周朝开始走向衰落。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不得已东迁,进入了春秋时期。在这个时期,王室衰败,各诸侯国开始兼并,夷狄不断侵扰,社会动荡不安。
《诗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在《诗经》中,有许多关于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例如先祖创业的颂歌和祭祀神鬼的乐章。还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以及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在这些篇章中,有一首名为《螽斯》的诗歌,体现了当时人们多子多福的思想和对这方面的祈祷。《螽斯》的写作背景与周代采诗之官密不可分。每年春天,采诗之官会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并将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因此,可以说《螽斯》是根据当时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写成的。
总的来说,《螽斯》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中,它不仅展现了周代人民的思想和生活面貌,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背景。通过回望这些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珍视当下的生活,发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蝈蝈绿翅振、聚来鸣好音、众子孙、连成群
蝈蝈绿翅振,聚来鸣好音,
(guō guō lǜ chì zhèn, jù lái míng hǎo yīn,)
【汉字译文】蝈蝈(蟋蟀)绿色的翅膀振动,聚在一起鸣叫美妙的声音。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一种美好的景象:一群蝈蝈振翅而聚,共同发出悦耳动听的合唱声。
你的众子孙,多得连成群。
(nǐ de zhòng zǐ sūn, duō dé lián chéng qún.)
【汉字译文】你的众多后代,成群结队地聚集。
【注释】这句话说明了这些蝈蝈是一族之类,它们的后代多得数不清。
蝈蝈绿翅振,轰轰唱好音,
(guō guō lǜ chì zhèn, hōng hōng chàng hǎo yīn,)
【汉字译文】蝈蝈绿翅振动,发出巨大的、美好的声音。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蝈蝈的声音是如此宏伟和美妙,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享受。
你的众子孙,延绵万年长。
(nǐ de zhòng zǐ sūn, yán mián wàn nián cháng.)
【汉字译文】你的众多后代,绵延不断地长存千万年。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久远的意味,无数代的蝈蝈相互传承,以不间断的方式存在。
蝈蝈绿翅振,相聚共纷纷,
(guō guō lǜ chì zhèn, xiāng jù gòng fēn fēn,)
【汉字译文】蝈蝈绿翅振动,相互聚集成为繁盛的一片。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蝈蝈的聚集现象,它们在一起更加繁荣昌盛。
你的众子孙,和睦心欢畅。
(nǐ de zhòng zǐ sūn, hé mù xīn huān chàng.)
【汉字译文】你的众多后代,心灵和睦、欢快愉悦。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蝈蝈之间和谐相处的态度。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