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鹊喜·吴山观涛》拼音译文赏析

  • wén
    què
    ·
    shān
    guān
    tāo
  • [
    sòng
    ]
    zhōu
  • tiān
    shuǐ
    rǎn
    jiù
    jiāng
    qiū
    áo
    dài
    xuě
    shān
    lóng
    zhé
    kuài
    fēng
    chuī
    hǎi
  • shǔ
    diǎn
    yān
    huán
    qīng
    zhù
    xiá
    xiāo
    hóng
    shī
    湿
    bái
    niǎo
    míng
    biān
    fān
    yǐng
    zhí
    jiāng
    wén

原文: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译文及注释
天水碧:天空湛蓝如水。

染就一江秋色:染上了整个江面的秋色。

鳌戴雪山龙起蛰:鳌鱼戴着雪山,龙蛰伏起。

快风吹海立:狂风吹起海浪。

数点烟鬟青滴:几点烟雾缭绕,像青色的水滴。

一杼霞绡红湿:一缕霞光染红了湿润的空气。

白鸟明边帆影直:白鸟在明亮的边际飞翔,帆影笔直。

隔江闻夜笛:隔江听到夜晚的汽笛声。
注释:
天水碧:指天空湛蓝,水色清澈。

一江秋色:指江水在秋季的颜色。

鳌戴雪山龙起蛰:鳌指神话中的巨兽,戴着雪山,龙起蛰指龙在山中蛰伏。

快风吹海立:指海面上的波浪因为快速的风而翻腾。

数点烟鬟青滴:指女子的头发上有几缕青丝。

一杼霞绡红湿:杼指织布机,霞绡指红色的绸缎,红湿指红色的霞光映在水面上。

白鸟明边帆影直:指白色的鸟儿在船帆的影子下飞翔。

隔江闻夜笛:指在江对岸听到对面船只的夜间警笛声。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周密(约1190-约1266)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曾任两浙运司掾属,官运亨达。周密的官僚身份和官场经历,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他游山玩水,写下了不少典雅浓丽的山水诗词,其中包括了这首《题咏钱塘江大潮》。 《题咏钱塘江大潮》一词,是周密在当时所作。他身为两浙运司掾属,负责管理水运,自然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巨大的自然景观应该有独特的感受。钱塘江大潮是指钱塘江口的汹涌大潮,每年八九月间,涨潮时河水逆流,伴随着雷声、水响、海雾,往往把船只吞没。这样的巨大气势,在当时无疑是让人们十分敬畏的。 周密以他的文学才华,将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体验,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出来。在词中,他运用了多种议论手法,如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写等,将钱塘江大潮这一恢宏壮阔的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而深刻,令人印象深刻。 总之,周密作为一位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将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体验化为了一首诗词,不仅仅是对其文学才华的展示,更是对当时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景观的感受和记录。这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作品的背景和作者自身的经历、体验等因素,都会在作品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通过对它们的描写,表现出潮水过后一种柔美而淡雅的景致。作者在描绘这些景物时,运用议论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既有提供美的享受,又有传达感情、引发联想等多种作用。这样的写作方式十分自然,也让人感到亲切。整篇词用意连贯、内容丰富,文字精湛婉约,既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又勾勒出了大自然壮美与柔美的交错之美。因此,在文学价值方面,这首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赏析详情»


注释
注释如下: ⑴ 原题《闻鹊喜》:此处指一首古诗,标题来源于冯延巳的词句《谒金门》。 ⑵ 吴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俗称城隍山,东临西湖,南接钱塘江。 “观涛”即“观潮”,指观看涨潮或退潮的景象。枚乘在《七发》中有“观涛于广陵之曲江”的记载。 ⑶ 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引用了“秋水长天一色”的典故,表达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的美妙之处。而韦庄在《谒金门》中写道:“染就一溪新绿”,这句话被后人视为周句,即韦庄的表达方式被广泛地模仿和传颂。 ⑷ 传说渤海中五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相传这五座山分别属于五位不死仙人,而这五位仙人由一只巨鳌千年抬出海面,每隔六万年才见一次。这个传说见于《列子·汤问》。 ⑸ 蛰:指修炼藏身内部的状态,比喻隐匿不出。《周易·系辞传》中有:“龙蛇之蛰,以存身焉。”的描述,讲的是龙和蛇在冬天进入洞穴蛰伏的情景。 ⑹ 快:此处指痛快爽快的情感体验,常常用来形容心情畅快或舒爽。宋代玉在《风赋》中写到:“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表达了自己对徐凝璘所奏乐曲的喜爱之情。而杜甫在《朝献太清宫赋》中写到:“四海之水皆立”,则描述了他在宫殿前观赏大水的雄浑壮美时的心情舒畅。苏轼也在《有美堂暴雨》中写到:“天外黑风吹海立”,以此来描绘江湖上大风暴雨的景象。 ⑺ 织女机杼:指中国传说中的织女和牛郎,织女用织机织成彩云和锦衣,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晚霞的颜色和锦绣相似,因此被联想到织女机柿。 ⑻ 白鸟:这里指白色羽毛的鸟类,可能是指鸥鹭之类水鸟。《诗·大雅·灵台》中有“白鸟翯翯”的描述,大约指的是白鹭或白鹤等。而杜甫在《雨四首》中也有“白鸟去边明”一句,意思是白鸟从边上飞过非常明显,这里可能是指江湖上的船只和飞行物与天边的帆影、红霞和白鸟相映成趣。 注释详情»


周密简介: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