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
译文及注释: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关山树木在晚霞中苍苍,长安城近在夕阳西下。回程之际,清风唤醒了饮酒的人,细雨打湿了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
(经历战争,边境尘土飞扬,草原已经黄了。我知道你在市场上买了一匹好马,但你不是要效仿燕王。)
注释:
关树:指关中地区的树木。
晚苍苍:形容傍晚时天色昏暗。
长安:唐朝的都城,现在的西安市。
近夕阳:指太阳快要落山了。
回风:指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
醒别酒:指送别时喝的酒,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细雨:指细小的雨点。
湿行装:指行李被雨淋湿了。
习战边尘黑:指经历了战争,身上沾满了边境的尘土。
防秋塞草黄:指为了防备秋季的战争,边境上的草已经开始变黄。
知君市骏马:指作者知道你有一匹好马。
不是学燕王:指作者认为你不是像燕王那样好马无人骑。
译文及注释详情»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他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其中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岑参的诗歌被誉为“边塞诗第一人”,被誉为“边塞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