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译文及注释:
纤细的月亮在黄昏时分挂在庭院里,密语交流让人感到微醺。你知道那个人的心思吗?旧恨和新欢交织在一起。有谁看见了吗?有谁看见了吗?枕头上的珊瑚色泪痕还带着红晕。
注释:
纤月:指月亮,形容月亮非常细小。
黄昏:指傍晚时分,天色已经暗下来。
庭院:指院子,一般是指家庭住宅的院子。
语密:指言语细腻,含义深刻。
翻教:指使人感到,让人觉得。
醉浅:指微醺的状态,不算完全醉醺。
知否:问句,意思是“你是否知道”。
那人心:指某个人的内心。
旧恨新欢:指旧情人和新情人。
相半:指平分,平分旧恨和新欢。
珊枕:指枕头,一般是指用珊瑚织成的枕头。
泪痕:指眼泪留下的痕迹。
红泫:指眼泪含着红晕。
译文及注释详情»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出生于满汉融合时期,家庭有贵族背景,兴衰与王朝国事有关。他曾在宫廷任职,但渴望过平淡的生活,他的诗词创作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他的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