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qián
    luò
    hái
    xiāng
    /
    sòng
    bié
  • [
    táng
    ]
    wáng
    weí
  • shèng
    dài
    yǐn
    zhě
    yīng
    líng
    jìn
    lái
    guī
  • suì
    lìng
    dōng
    shān
    cǎi
    weī
  • zhì
    jīn
    mén
    yuǎn
    shú
    yún
    dào
    feī
  • jiāng
    huái
    hán
    shí
    jīng
    luò
    féng
    chūn
  • zhì
    jiǔ
    cháng
    ān
    dào
    tóng
    xīn
    weí
  • xíng
    dāng
    guì
    zhào
    weì
    jīng
    feī
  • yuǎn
    shù
    dài
    xíng
    chéng
    dāng
    luò
    huī
  • móu
    shì
    yòng
    weì
    zhī
    yīn

原文: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译文及注释
圣代没有隐士,英灵都回归了。
于是东山的客人,不能再顾采薇。
到了金门远处,谁说我的道路不对。
江淮度过寒食节,京洛缝制春衣。
在长安的路上设宴,同心的人却离我而去。
行船经过浮桂,不久就要拂荆扉。
远处的树上带着行人,孤城在夕阳下。
我的计划未能实现,不要说知音难得。
注释:
圣代:指古代的封建王朝,认为那个时代没有隐士。

英灵:指英俊的人才。

东山客:指隐居在东山的人。

顾采薇:采薇是一种古代的游戏,意为寻找美好的事物。这里指东山客不能再去寻找美好的事物了。

金门:指离东山较远的地方。

孰云:谁说。

道:这里指人生的道路。

江淮度寒食:指过寒食节时经过江淮地区。

京洛:指京城和洛阳,即古代的两个重要城市。

缝春衣:指制作春季的衣服。

置酒长安道:在长安道上设宴款待客人。

同心与我违:指与朋友分别,各自走自己的路。

浮桂棹:指乘坐船只经过桂林地区。

拂荆扉:指穿过荆州地区。

远树带行客:指远处的树木伴随着行人。

孤城当落晖:指孤独的城池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

吾谋适不用:我的计划可能不会被实现。

勿谓知音稀:不要说没有知音。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维简介
唐朝 诗人王维的照片

王维(692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号称“诗佛”。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早年诗作充满爱国热情,晚年笃信佛教,因此其晚期作品中融合佛法,充满禅意。
王维受母亲影响,精通佛学,其字“摩诘”,是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