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别者》拼音译文赏析

  • guān
    bié
    zhě
  • [
    táng
    ]
    wáng
    weí
  • qīng
    qīng
    yáng
    liǔ
    shàng
    bié
    rén
    yóu
    yàn
    zhào
    gāo
    táng
    yǒu
    lǎo
    qīn
  • xíng
    yǎng
    xíng
    bǎi
    yōu
    xīn
    qiè
    qiè
    weǐ
    xiōng
    xiàng
    lín
  • mén
    zhàng
    yǐn
    cóng
    xiè
    qīn
    bīn
    huī
    zhú
    qián
    hán
    dòng
    zhēng
  • chē
    wàng
    jiàn
    shí
    jiàn
    xíng
    chén
    jiā
    jiǔ
    kàn
    zhī
    leì
    mǎn
    jīn

原文: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译文及注释
青青杨柳的小路上,有一位分别的人。他爱着他的儿子,游历在燕赵之间,高堂里有他的老亲。他不能再待在这里,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离开后会有新的忧虑。他深情地告别他的兄弟,向四周的邻居们道别。在城门口的帐篷里喝完酒,从此与亲朋好友告别。他含泪追赶前面的同伴,心中充满悲凉,马车的车夫看不到他,只看到他离开时的尘土。我也离开家已经很久了,看到这一幕,泪水满满。
注释:
青青杨柳陌:形容春天的景色,杨柳绿意盎然,道路两旁。

陌上别离人:在这条路上分别的人。

爱子游燕赵:指作者自己,游历燕赵之地。

高堂有老亲:指家中有老人。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不出门则无法谋生,出门则会有新的忧虑。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深深地托付给兄弟,依依不舍地向四周的邻居告别。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在城门口的帐幕里喝酒,喝完后就要告别亲友。

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含着悲伤的泪水送别前行的伙伴,心情凄凉,车轮滚动。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车队渐行渐远,看不见了,只能看到起尘的痕迹。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作者也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看到别人离开也不禁泪流满面。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是对王维的诗歌作品《观别者》进行了赏析。文章中,作者先引用了王维的诗作《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来衬托出《观别者》中的离别情景。接着,描述了《观别者》中所表现的离别之境,用“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表达方式,展示出离别的忧愁。在燕赵之地,宦游之士为求生计或功名远游,虽然面临父母和兄弟的牵挂和不舍,但仍不得不离开家园。心念老亲而生计所迫,离别之痛惜此时已经达到了极致,无法言语。尽管同伴已经启程离去,离开后期望远方亲人的身影也已经消失,但是离别的痛苦依然缠绕在心头,泪水如涓涓细流般滑落。整篇文章以一种委婉含蓄的语言,深刻表达了在离别中所包含的人情冷暖,借助作者的散文叙述,从而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排列在青青杨柳的路上,正在送别远去的亲人。 排列(pái liè):一字形容叫“并列”或“整齐鱼贯而行”。 青青(qīng qīng):形容草木的颜色浓绿。 杨柳(yáng liǔ):古代将柳和杨看成一种植物,所以称为“杨柳”。 远去(yuǎn qù):离开,走远。 是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 爱子(ài zǐ):此处指亲生儿子。 宦游(huàn yóu):指出门闯荡世界。 燕赵(yān zhào):我国古代地名之一,位于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西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高堂(gāo táng):祖上家族的大屋,也指自己的家。 饯行(jiàn xíng):为送行而设宴款待。 洒泪去追赶前面的同伴,怀着悲伤启动远行的车轮。 洒泪(sǎ lèi):流泪。 追赶(zhuī gǎn):这里是指向他人告别时,在车马之间的相互拉扯,表达断舍离之情。 悲伤(bēi shāng):悲伤、失意的意思。 启动(qǐ dòng):开始启动车轮,离开原地。 车马人从渐渐不能望见,车马后面不时扬起灰尘。 渐渐(jiàn jiàn):逐渐。 扬起(yáng qǐ):这里是指“升起、飞起”的意思。 我离开家乡日子也已很久,见到这情景不禁泪水满巾。 离开(lí kāi):离开家乡。 不禁(bù jīn):禁不住。 满巾(mǎn jīn):满满的一帕;用帕布拭泪而成。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维简介
唐朝 诗人王维的照片

王维(692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号称“诗佛”。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早年诗作充满爱国热情,晚年笃信佛教,因此其晚期作品中融合佛法,充满禅意。
王维受母亲影响,精通佛学,其字“摩诘”,是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