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译文及注释: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屋顶上的春天的鸠鸟在鸣叫,村边的杏花洁白如雪。手持斧头砍伐远方的树木,手扶锄头观察泉水的流向。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归来的燕子认识自己的故巢,老友们看着新的历史。举杯喝酒时忽然不自觉,感到远离家乡的客人的惆怅。
注释:
屋上春鸠鸣:春天,屋顶上的鸠鸟在鸣叫。
村边杏花白:村庄旁边的杏花盛开,花色洁白。
持斧伐远扬:手持斧头,砍伐远处的树木。
荷锄觇泉脉:手拿锄头,寻找泉水的源头。
归燕识故巢:归来的燕子能认出自己的老巢。
旧人看新历:老朋友看到新的历法。
临觞忽不御:举杯饮酒时,突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惆怅远行客:感到离家远行的客人的忧愁。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王维的这首诗《春晓》。诗中的景象生动,情感深沉,展现了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农民的愉快欢欣,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全诗的风格活泼健康、清新自然,通过简短的语言有效地表达了春日景象和情感。
首先,诗人用鲜明的形象描绘春天的景象,如斑鸠、杏花等,在两句短短的开头中就把春天的气息描绘得非常浓郁,令人不禁想起春天的阳光和芬芳。接着,诗人又描述了农民们在春天开始的劳作和生活,从人物的行为和情感上刻画了春天初到时的欢快和紧张。
其次,诗中还有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例如,“归燕”、“旧历”等词汇,以及对自然循环和生命流逝的思考,表现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这些意象和情感不仅能够丰富诗歌的意蕴,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最后,这首诗还给人留下了一种深深的故土情结。通过燕子归来、日历更替等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故乡和生活的眷恋和关注。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家园的怀念和祝福,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期盼。
总之,王维的这首诗《春晓》,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农民劳动生活的描述,以及对时光流转和故土情结的感悟,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人类的生命意义。这种深刻而自然的情感表达,无疑为这首诗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王维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春中田园作》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晚年在辋川隐居时所作的一首诗歌。在这个时期,王维专注于创作以田园山水为主题的诗篇,因此这首诗也便成为了他代表作之一。
王维的晚年,是一个极为颓废而又充满哲思的时期。在政治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王维开始离开朝廷和市井,来到了美丽的辋川隐居。在这里,他远离尘嚣,与自然相依相存,在自由自在的心境中寻找着灵感和创作的动力。
而田园山水正是王维在隐居期间最喜欢的题材之一。在这些田园山水的诗篇中,王维以生动细腻、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恬静优美和人生的恬淡从容。他用深刻的意象和微妙的情感,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和足以支撑自己孤寂存在的人生价值。
《春中田园作》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一。诗中,王维用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来临时万物生长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神秘和美好。同时,他又以凝重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逝去岁月的感叹和对生命的思索。
总之,王维晚年的创作,凝聚着他多年来在人生和艺术上的领悟和追求。《春中田园作》作为其中的佳作之一,一方面反映了王维对自然界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对于生命和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鸣叫:míng jiào),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fǔ zi)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chuò chàng wǎn xī)。
注释:
1. 喜鸠:一种鸟类,也称为斑鸠,长相类似于鸽子。
2. 桑树:落叶乔木,又称桑柘,是蚕的食料之一。
3. 杏花:杏树开的花朵,常为粉红色或白色。
4. 锄头:一种农具,用于翻地、耕田等农作活动。
5. 燕子:一种候鸟,春天到秋天在北半球活动,冬天则南迁到南半球避寒。
6. 旧主人:指房屋的原主人。
7. 日历:记录日期和节气的表格或册子。
8. 惆怅惋惜:形容心情悲凉、感伤。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维(692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号称“诗佛”。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早年诗作充满爱国热情,晚年笃信佛教,因此其晚期作品中融合佛法,充满禅意。
王维受母亲影响,精通佛学,其字“摩诘”,是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