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译文及注释: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少年时候还不用担心生计,老年时谁还会在意喝酒花费。
我们一起花十千钱买一斗酒,七十岁时再相见,相聚的时间只有三年。
闲暇时读经史,品味雅令,醉饮佳酿,听清吟胜过听管弦。
等到菊花黄时,家中酿酒熟了,我们一起喝醉,陶醉其中。
注释:
少时:年轻时。
犹不忧生计:还没有为生计而担忧。
老后:年老之后。
谁能惜酒钱:谁会在意喝酒花费的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一起花费了十千的钱买了一斗酒。
相看七十欠三年:相互欣赏已经七十岁了,还有三年就要百岁了。
闲征雅令穷经史:闲暇时读一些优美的诗文和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喝醉了听优美的吟诵胜过听音乐。
更待菊黄家酝熟:等到菊花黄了,家里的酒也酿好了。
共君一醉一陶然:和你一起喝醉,一起陶醉。
译文及注释详情»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