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译文及注释: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厌烦淋湿的露水,难道不是日夜不停地行走,所以说行路多遇到露水。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谁说麻雀没有角?那它怎么能穿过我的屋顶呢?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说女人没有家?那她怎么能让我很快地被关进监狱呢?虽然我被关进监狱,但家里的人还是不够。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谁说老鼠没有牙齿?那它怎么能穿过我的城墙呢?谁说女人没有家?那她怎么能让我很快地被告上法庭呢?虽然我很快地上了法庭,但她还是不肯屈服。
注释:
厌浥行露:厌恶淋湿行路时的露水。
岂不夙夜:不是早晚都在行路吗?
谓行多露:说是因为行路时经常淋湿露水。
谁谓雀无角:谁说鸟儿没有角?这里指的是鸟儿的爪子。
何以穿我屋:鸟儿的爪子可以穿过屋顶的缝隙。
谁谓女无家:谁说女人没有家?这里指的是女人可以嫁入别人家庭。
何以速我狱:女人可以被迫入狱。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即使女人被迫入狱,家庭也不会因此而缺少人手。
谁谓鼠无牙:谁说老鼠没有牙齿?老鼠的牙齿可以咬穿城墙。
何以穿我墉:老鼠的牙齿可以穿过城墙。
谁谓女无家:谁说女人没有家?这里指的是女人可以嫁入别人家庭。
何以速我讼:女人可以被迫参与诉讼。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即使女人被迫参与诉讼,也不一定会按照对方的意愿行事。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从多个学者的角度对《甘棠》这首诗进行了不同的解读。虽然有不同的观点,但笔者认为余冠英的说法最接近事实,即女主人公是一个已有夫家的女子的家长对强横男子的回应。
在诗歌的开头,女性主人公表达了对环境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抱怨,给整首诗笼罩上了一层阴郁压抑的氛围。但是,她同时也表现出了坚定不移的意志,并不惜在艰难的过程中奋起抵抗。这一点很好地凸显了古代女性面对不公和权力鲸吞时所表现出来的无畏勇气和坚定决心。
在第二段,女主人公通过比喻手法来说明她对于对手的反诬诽谤、指责和威胁并不动摇,以及她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通过这些方式,她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坚定决心和睿智果敢。
总之,《甘棠》这首诗歌呈现出女性主人公坚持正义、与猖獗的男性权力进行顽强抵抗的形象,刻画出了古代女性具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古诗的主题背景。这首诗的主题背景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毛诗序》认为此诗写的是召伯审理的一个男子侵陵女子的案件。而《韩诗外传》、《列女传·贞顺篇》则认为是申女许嫁之后,夫礼不备,虽讼不行的诗作。
清龚橙的《诗本谊》、吴闿生的《诗义会通》等继承了这种说法。明朱谋玮的《诗故》则认为这是寡妇执节不贰之词,而清方玉润的《诗经原始》认为这是贫穷的人因婚姻远嫌而作。
近代学者高亨认为这是一个女子嫌弃夫家贫穷,不愿回家,被丈夫讼于官府而作;余冠英则认为这是一个已有夫家的女子的家长对企图以打官司逼娶其女的强横男子的回答;陈子展则认为这是一个女子拒绝与一个已有妻室的男子重婚的诗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道上露水湿漉漉,难道不想早逃去?只怕露浓难行路。
注释:道上指道路上的地面;露水指夜晚空气中所凝结的水珠;湿漉漉形容地面潮湿而有光泽;难道不想表示建议或劝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路上的露水很多,路面湿漉漉的,你不早点逃离吗?因为露水太浓,行走起来不方便。
谁说麻雀没有嘴?怎么啄穿我房屋?
注释:麻雀是一种小型的鸟,这句话是在反驳别人对麻雀的误解。啄表示鸟类用嘴来敲击、切割等动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以为麻雀没有嘴巴,我的屋顶就被它啄穿了。
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蹲监狱?即使让我蹲监狱,你也休想把我娶!
注释:尚未娶妻表示对方还未结婚;蹲监狱指被监禁在牢房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为什么要害我蹲监狱?即使让我蹲监狱,你也休想娶我。
谁说老鼠没牙齿?怎么打通我墙壁?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吃官司?即使让我吃官司,我也坚决不嫁你!
注释:老鼠是啮齿动物之一,有比较锋利的牙齿;打通指用力使中间阻塞的东西被穿过。吃官司表示因为某些原因而与政府或法律机构产生纠纷。这个段落的意思是说,谁说老鼠没有牙齿?它打通了我的墙壁。为什么你要害我吃官司?即使让我吃官司,我也绝不会嫁给你。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