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拼音译文赏析

  • chūn
    xìng
    ·
    liǎng
    zhū
    táo
    xìng
    yìng
    xié
  • [
    sòng
    ]
    wáng
  • liǎng
    zhū
    táo
    xìng
    yìng
    xié
    zhuāng
    diǎn
    shāng
    zhōu
    shǐ
    使
    jiā
  • shì
    chūn
    fēng
    róng
    yīng
    chuī
    zhé
    shǔ
    zhī
    huā

原文: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相关标签:咏物

译文及注释
两株桃杏斜倚着篱笆,为商州副使的家增添了美丽的装饰。可是,为什么春风总是容不下这样的美景呢?和莺吹折了几枝花。
注释:
两株桃杏:指两株桃树和杏树。
映篱斜:斜倚在篱笆上。
妆点:点缀,装饰。
商州副使:指商州的副使官员。
何事:为什么。
春风容不得:春风太轻柔,连花枝都难以承受。
和莺吹折数枝花:和着莺鸟的歌声,风吹折了几枝花。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篇文章描写了唐代诗人王禹偁在商州团练副使的生活。他面对困苦生活的现实,但却仍保持了壮志和对美好的向往。这首七绝咏叹了被春风吹断花枝,惊走黄莺的情景,并通过责问春风为什么不能容忍自己家中的那点可怜装饰,反衬出诗人心中的恼怒。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家中桃杏树和黄莺的深厚感情,表现出诗入生活的孤寂凄凉。 王禹偁在贬官后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住所简陋,竹篱下仅仅有一棵桃杏树和一只啭鸣的黄莺。然而,这些平凡的生活细节却启迪了他的灵感,使他在困苦之中创作了这首意味深长的诗歌。通过咏叹风折花枝这样琐碎的事情,王禹偁充分展示了他的诗歌功底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这样细腻的描写方式,让读者在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闷之余,也能深入领略到生活中点滴的美好。 同时,这首诗歌还展现了王禹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尽管困顿不堪,但他仍不想放弃自己的壮志,拜章期求悟主。这样的态度让人不禁为之一振,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奋斗的意义。 总之,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方式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苦闷和向往,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使得这首诗歌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在宋代,政治斗争是常态,上书言事往往是官员们向皇帝表达自己意见的主要途径。但这也容易引起不满,王禹偁就因多次上书而得罪了宋太宗,被贬官到商州担任团练副使。团练副使在当时是一个只有名无实的空衔,通常被用来安置那些贬调的官员。而商州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王禹偁被迫在“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的环境中过着苦闷的生活。 在这种崎岖的处境下,王禹偁深感自己无辜受贬,心情十分愤懑。他空怀壮志,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他在孤独的贬居生活中默默思索“拜章期悟主”,在诗歌中抒发出自己的感受。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王禹偁于淳化三年(992年)春创作了一组诗。这组诗不仅反映了王禹偁的遭遇和壮志,更是反映了当时诗人困顿生活的现实。这组诗在宋代一经传扬,收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王禹偁、两株桃树、杏树、篱笆 两株桃树和杏树斜映着篱笆,点缀着商山团练副使的家。 - 桃树(táo shù):桃子这种水果的果树。 - 杏树(xìng shù):杏子这种水果的果树。 - 篱笆(lí bā):用竹子、木条等编成的围墙或栅栏。 - 商山(shāng shān):古代山名,现在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境内,是道教所在之地。 - 团练副使(tuán liàn fù shǐ):唐代设立的官职,掌管边疆军队的训练等事务。 为什么春风竟然容不得这些,惊走了莺黄又吹折数枝花。 - 春风(chūn fēng):春天的风,从南方吹过来的暖风,带有湿润的气息。 - 莺黄(yīng huáng):黄色的杨柳树叶,因为与莺鸟联想起来而得名。 - 吹折(chuī zhé):折断,指因为风的力量而折断。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禹偁简介: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世称王黄州。他是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他的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