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译文及注释:
伐柯如何?用普通的斧子砍不开。取妻如何?不是通过媒人介绍就能得到的。
伐柯伐柯,它们并不远。我看到了那些笾豆,它们已经被践踏了。
注释:
伐柯:砍伐树枝。如何:怎么样。匪斧不克:不是斧头能够砍倒。取妻:娶妻。匪媒不得:不是媒人能够得到。觏:观察。笾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有践:有磨损。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先秦婚姻说略》中提到的中国传统婚姻文化形成时期——先秦时代。在这一时期,周公制礼被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婚姻作为形成家庭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被纳入了礼的范畴。聘娶婚作为当时被广泛接受的婚姻制度,逐渐占据了社会婚姻的主导地位。
在聘娶婚中,媒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完成一桩婚姻,必须履行“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媒妁的穿针引线。据《说文解字》所述,“媒”意味着“谋合二姓”,“妁”意味着“斟酌二姓”,这两个官职都可以通过权利途径影响人们的婚姻生活。
由此可见,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是一首迎亲之歌,实际上将人们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先秦年代的婚姻文化和制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聘娶婚和媒妁的重视。同时,它也展现了当时婚姻制度中的规定和礼节,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先秦婚姻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一支合适的斧头柄子,也可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伐柯表示“砍断”、“去掉”,而柯则代表不协调、不和谐的因素。因此,诗人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是:处理任何关系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伐柯”既可以解决矛盾,也可以让关系更加和谐。如果我们能够“伐柯”,就能使事物更加圆满、完美,也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这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扬。
同时,在这首诗中还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文化现象。比如,媒人在古代中国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婚姻多由媒人牵线搭桥,这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婚姻观的特点。此外,诗中还提到了“笾豆有践”,这代表了古人迎亲时会放置菜肴和米面,让新娘踏过,寓意着对新婚生活的祝福。
总之,《伐柯》这首诗,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它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文化内涵却很丰富。它不仅是一首婚庆乐曲,更是一部人生哲学的启示,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谨慎、智慧地处理人际关系,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圆满、幸福。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砍取斧柄怎么做、妻子怎样娶进门、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难不倒、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
砍取斧柄怎么做?没有斧头做不好。妻子怎样娶进门?没有媒人办不到。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难不倒。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
注释:
- 砍取(kǎn qǔ):砍伐,采取。
- 斧柄(fǔ bǐng):斧头的木柄。
- 媒人(méi rén):协助介绍婚姻对象,撮合婚事的人。
- 难不倒(nán bù dǎo):难不倒,不难办到。
- 心上人(xīn shàng rén):心中所爱的人。
- 礼器(lǐ qì):指嫁妆或迎亲时准备的礼物。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