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译文及注释:
东野:东边的野地,穷愁:极度悲伤,死不休:一直不停止。
高天:高远的天空,厚地:广阔的大地,一诗囚:被一首诗所困扰。
江山:指国家山河,万古:永恒不变,潮阳笔:指潮州的文学艺术,合在:汇聚在一起,元龙:古代传说中的神龙,百尺楼:高达一百尺的楼阁。
注释:
东野:指东方的野外,表示孤独无助之意。
穷愁:极度的贫困和忧愁。
高天厚地:形容天地广阔、深厚。
一诗囚:因为一首诗而被囚禁。
江山:指国家、社会。
万古潮阳笔:指潮阳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一种流派,历史悠久。
元龙百尺楼:指元龙书院,是唐代著名的书院,建筑高大壮观。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元好问在《放言》中提到“诗囚”这个词,用来形容孟郊和贾岛。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诗歌中,将诗歌视为生活的重中之重,好像被诗歌所囚禁一般。元好问认为这两位诗人都是“郊寒”派的代表,但孟郊并不能与韩愈相提并论。因为孟郊的才华不如韩愈,而且他的生活经历也限制了他的文学视野,导致他的诗风偏向个人贫病饥寒,幽僻清冷,充满苦涩意象,而韩愈则气势雄浑豪放,天然化成了一种诗歌风格。
在这篇文章中,元好问运用了许多巧妙的构思和语言表达,特别是用“诗囚”这个词来形容孟郊和贾岛,将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表现得非常到位。此外,他还用“死不休”的夸张手法来描述孟郊的苦吟不断,非常巧妙地勾勒出了孟郊的刻苦形象。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运用了丰富的文学修辞手法,语言简洁精练,深刻揭示了孟郊和韩愈两位诗人的不同之处,以及元好问所崇尚的诗歌风格。
赏析详情»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 元好问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