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子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女通:汝)
译文及注释:
曾子的妻子去市场,他们的儿子跟着哭泣。曾子的母亲说:“你回来吧,别为了你杀猪。”妻子去市场,曾子想捕捉猪并杀死它。妻子阻止他说:“只是和孩子玩耍而已。”曾子说:“孩子不是在玩耍。孩子没有智慧,只是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就是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的方式。”于是他烹煮了那只猪。
注释:
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去市场购物。
其子随之而泣:曾子的儿子跟着妻子去市场,并哭泣。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子回来后,曾子想要杀猪。
特与婴儿戏耳:妻子解释说只是和孩子玩耍而已。
婴儿非与戏也:曾子认为孩子不是在玩耍。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曾子认为孩子虽然还没有智慧,但是要听从父母的教导。
听父母之教:孩子要听从父母的教导。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如果曾子欺骗孩子,那么就是在教孩子欺骗。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如果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样就无法教育孩子。
遂烹彘也:最终曾子还是杀了猪。
译文及注释详情»
寓意:
这段内容的寓意是,不管是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方面,我们都应该注重言传身教,避免使用欺骗这种方式,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说到做到,不能说谎。只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像曾子一样,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在于,我们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讲的话和做的事情不一致,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相反,我们如果能够言必信,行必果,就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同时也能够影响别人跟随我们的行动和做事方式。
曾子的教育方式也告诉我们,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够真正地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如果我们要求孩子们做到某些事情,却自己没有做到,那么孩子们很可能会认为我们是虚伪的。但如果我们能够践行自己所说的话,就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们,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我们的良好影响,培养诚实、守信、负责的品格。
寓意详情»
译文及注释: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注释:曾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故事中提到的“猪”是指家畜之一,常见于农业社会中。)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
(注释:开玩笑是指开玩笑,调侃别人,使情绪轻松愉快的活动。)
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注释:曾子认为,作为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不能以儿童喜欢开玩笑的心态去欺骗孩子。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举止和言语表达方式,如果父母不正确地引导孩子,就会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人格发展。)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注释:曾子为了纠正自己妻子的错误行为,同时让孩子明白真相,决定将承诺兑现,做出煮猪给孩子吃的行动。)
译文及注释详情»
文言现象:
吾观“通假字”一说,实为汝等普及文字之功,倘若无此便,百姓识文断字,何以通达?然又应知,“通假字”非为纵容错用之物,乃欲切中实际之需,使文辞更加易懂。如其所示:“汝”通“你”,“返”通“反”,“适”通“适合”等,皆可以增进文字的通用性。
非独如此,一个字亦可有多重义。如今人常言“特别”、“学者”、“成教”,皆与古时不同。昔者,“特”仅为“只是”之意,“学者”则仅指学习之人,“成教”乃完成教育之意。必须时刻牢记,一个字的使用,应当考虑到具体语境。
此外,一个字之内,还可能包含多种不同的意思。如“还”字即可表示回去、交还、回转掉转等意义,而“顾”字亦可表示回来、回头看、拜访等不同含义。而“止”字则有制止、阻止之意,也能表示“只有”的意思。诚然,这些多义词汇使得表达更加准确、丰富,但亦需在语境中运用得当,以免引起误解、歧义。
最后,文字的使用必须守正不欺。误导他人、故意欺骗者皆为不道之举。如“欺”字虽有“欺骗”之意,但它也可能有其他含义。在表达时,应考虑其真正的含义,不可贻误他人。只有真诚地欣赏和运用文字,才能更好地发扬文化之美、增进人类之福。
文言现象详情»
韩非简介: 韩非子(约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33年),汉族,韩国公子,出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