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好学》拼音译文赏析

  • guāng
    hǎo
    xué
  • [
    sòng
    ]
    zhū
  • wēn
    gōng
    yòu
    shí
    huàn
    wèn
    ruò
    rén
    qún
    jiǎng
    zhòng
    xiōng
    chéng
    sòng
    yóu
    xià
    weí
    jué
    biān
    dài
    néng
    beì
    sòng
    nǎi
    zhǐ
    yòng
    duō
    zhě
    shōu
    gōng
    yuǎn
    suǒ
    jīng
    sòng
    nǎi
    zhōng
    shēn
    wàng
    wēn
    gōng
    cháng
    yán
    shū
    chéng
    sòng
    huò
    zài
    shàng
    huò
    zhōng
    qǐn
    shí
    yǒng
    wén
    suǒ
    duō
    xuǎn
    zhū
    biān
    sān
    cháo
    míng
    chén
    yán
    xíng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相关标签:写人

译文及注释
司马温公年幼时,患有记忆力不如常人的问题。他和兄弟们一起学习,大家都背诵了,就休息了;而他却独自下帷绝编,直到能够背诵两遍才停下来。用功多的人会有更远的收获,他所精通的诵读,终身不会忘记。温公曾说:“读书必须要背诵。有时在马上,有时整夜不睡,吟咏其中的文句,思考其中的意义,会有很多收获。”
注释:
1. 司马温公:指司马光,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2. 讲习:指学习、讲解。
3. 诵:指背诵。
4. 游息:指休息、放松。
5. 帷绝编:指闭门自学、默读。
6. 倍诵:指反复背诵。
7. 收功远:指付出的努力越多,收获的成果就越大。
8. 精诵:指专心致志地背诵。
9. 不忘:指长期记忆、牢记。
10. 书不可不成诵:指读书必须要背诵,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
11. 咏其文,思其义:指背诵时不仅要记住文字,还要理解其意义。
12. 所得多矣:指通过背诵,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启示。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注释] 1. 司马光,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学家。 2. 记诵(jì sòng),口头或书面背诵。 3. 应答(yīng dá),回答问题或解答疑惑。 4. 独自(dú zì),一个人单独地。 5. 刻苦(kè kǔ),勤奋努力,不怕困难。 6. 精读(jīng dú),细致认真地阅读。 7. 吟咏(yín yǒng),背诵并扬声朗读,有时指吟诵歌曲。 8. 终身不忘(zhōng shēn bù wàng),一生都不会忘记。 9. 骑马走路(qí mǎ zǒu lù),形容白天在外、在路上、行经山水风景时,把握时间,及时吸取读书成果。 10. 收获(shōu huò),收到的好处、益处或成效;也可以指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收获,是名词。 译文及注释详情»


朱熹简介
宋朝 诗人朱熹的照片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思古堂,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被誉为中国宋代哲学家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朱熹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慧,精通儒家经典。他曾在南京、洛阳等地任官,并撰写了多部重要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中庸章句》和《四书章句集注》。这些著作深受后世儒家学者的推崇和影响,成为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

除了学术研究,朱熹还有出色的文学创作才华。他的诗歌以清新简约、自然流畅、古朴典雅为特色,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秋日登吴公台上寺寄简侯学士》等。

朱熹还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格物致知”、“致良知”等教育思想,并在南京开设了私塾。他曾多次出任官职,但因言论不合,多次被贬。

朱熹一生秉持儒家思想,主张理学,追求理性思辨和道德实践的完美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就被后人称为“朱子学派”,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