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重耳对秦客》拼音译文赏析

  • gōng
    chóng
    ěr
    duì
    qín
  • [
    xiān
    qín
    ]
    míng
  • jìn
    xiàn
    gōng
    zhī
    sāng
    qín
    gōng
    shǐ
    使
    rén
    diào
    gōng
    chóng
    ěr
    qiě
    yuē
    guǎ
    rén
    wén
    zhī
    wáng
    guó
    héng
    guó
    héng
    suī
    yǎn
    rán
    zài
    yōu
    zhī
    zhōng
    sāng
    jiǔ
    shí
    shī
    zhī
  • gào
    jiù
    fàn
    jiù
    fàn
    yuē
    yān
    sāng
    rén
    bǎo
    rén
    qīn
    weí
    bǎo
    zhī
    weì
    yòu
    yīn
    weí
    ér
    tiān
    xià
    shú
    néng
    shuō
    zhī
    yān
    gōng
    chóng
    ěr
    duì
    yuē
    jūn
    huì
    diào
    wáng
    chén
    chóng
    ěr
    shēn
    sāng
    zhī
    weí
    jūn
    yōu
    zhī
    weì
    huò
    gǎn
    yǒu
    zhì
    jūn
    sǎng
    ér
    bài
    ér
    ér
  • xiǎn
    zhì
    mìng
    gōng
    gōng
    yuē
    rén
    gōng
    chóng
    ěr
    sǎng
    ér
    bài
    weì
    weí
    hòu
    chéng
    bài
    ér
    ér
    yuǎn

原文: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写人

译文及注释
晋献公去世,秦穆公派人前来慰问公子重耳,并说:“我听说,失去国家常在此时,得到国家也常在此时。虽然你现在穿着丧服,但丧期也不可过长,时机也不可错过,孺子你要好好把握!”
公子重耳将此话告诉了他的舅舅犯。犯说:“孺子你说得好啊!丧人没有财宝,亲情才是最宝贵的。父亲去世,怎么能因此谋取利益呢?这样做,天下又有谁会称赞你呢?孺子你说得好啊!”
公子重耳对客人说:“君主亲自前来慰问失势的臣子重耳,我身为父亲去世的儿子,不能与君主一同哭泣,以表达我的忧伤,这是我的过失。父亲去世,怎么能有其他的想法,以侮辱君主的义气呢?”他向客人稽首,但没有行礼,哭泣着站起来,又站起来时没有私自离开。
公子重耳的表现被子显看在眼里,他向穆公汇报。穆公说:“公子重耳真是个仁德之人!他向客人稽首,但没有行礼,说明他还没有成为后嗣,所以没有行礼。哭泣着站起来,说明他爱他的父亲。站起来时没有私自离开,说明他考虑到了长远的利益。”
注释:
注释:
晋献公之丧:晋国献公去世。
秦穆公:秦国的穆公。
吊:慰问。
公子重耳:晋国献公的儿子,后来成为晋国君主。
寡人:指秦穆公自称。
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意思是说,失去国家的情况经常发生,而重新得到国家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丧:指晋献公的丧事。
孺子:指公子重耳。
其图之:指希望公子重耳能够早日恢复国家。
舅犯:公子重耳的舅舅,晋国的大夫。
辞:言辞。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指在丧事中,亲情比任何财宝都更重要。
父死之谓何:指父亲去世是多么悲痛的事情。
因以为利: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父亲去世的事情。
孺子其辞焉:表示同意公子重耳的话。
客:指来吊唁的人。
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指公子重耳因为身为丧主,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哭泣,但他仍然为国家的忧虑而悲伤。
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指有人可能会利用父亲去世的事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对君主的不忠。
稽颡而不拜:指公子重耳向客人行礼时,只是低头鞠躬,没有完全拜倒。
起而不私:指公子重耳没有私自接受客人的礼物或好处。
子显:公子重耳的家臣。
致命:传达消息。
仁夫:指秦穆公。
未为后也:指公子重耳还没有成为君主。
远利:指公子重耳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放弃国家的利益。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段内容描绘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故事——公子重耳的惊险经历。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的残酷和无情。作为一个被流放的王子,公子重耳一直在苦苦挣扎,试图夺回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但是,在这个充满权谋和阴谋的政治环境里,谁也不知道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舅舅对公子重耳的影响。舅舅为公子重耳提供了重要的建议和支持,帮助他在危机中度过难关。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对政治斗争中虚伪、善于表演的政客行为的批判。这些政客,不仅仅是为了政治利益而言,同时还追求着名声和地位,并欺骗着人们。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通过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向我们展现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文章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使读者更能够身临其境。同时,文章还呼吁我们对政治斗争中的虚伪和欺骗行为保持警觉,不要被表面的光鲜所蒙蔽。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晋国献公的丧期,秦国穆公派人慰问公子重耳,并传达自己的话说:“据寡人所知,失去国家常常在这个时候,而得到国家也常常在这个时候。虽然您的父亲去世是一件十分忧伤的事情,但您不能太久地居于丧期,错过正确的时机。年轻人,请好好考虑一下吧!”重耳将这件事告诉舅舅子犯。子犯说:“年轻人还是拒绝吧。居于丧期间,失去了可贵的仁爱和亲情,却没有值得珍视的宝贵物品。再者,父亲去世是多么重大的事情呀!如果用此来谋取利益,那么天下没有人能否定我们的罪过。年轻人还是拒绝吧。”公子重耳便对秦国的客人说:“君王赐予面谕,亲自来吊唁我这流亡之人,让您费心了。在我父亲去世期间,我不能参与到哭泣悲伤的丧礼中去,这是多么令人痛苦的事情啊!现在我已没有其他图谋,去回报您的厚爱了。”重耳向客人行稽颡之礼,但没有跪拜致谢。他哭着起身,表示对父亲的敬爱。在起身之后,他没有私下与客人交谈,表示远离个人利益。子显将这些情况告诉穆公。穆公说:“公子重耳是个仁者啊!他叩拜却不拜谢,是因为他自视为晋献公的继承人而没有表达谢意。哭着起身,表示对父亲的敬爱。起身之后却没有私下交谈,表示他不会被个人利益所迷惑。”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