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译文及注释:
八月的海浪汹涌澎湃,高达千尺的崔嵬山峰,发出轰鸣声,仿佛要惊天动地。海中的灵妃微笑着,神鱼跳跃起舞;冯夷击鼓,白马迎接。伍相和鸱夷,钱王手持羽箭,怒气如同十万大军。山峰峻峭,惊讶于雪山中断,银河向西倾斜。
孤舟上吹响铁笛,清风拂面,等待着乘槎远行,询问客星的方向。感叹巨大的鲸鲵还未被捕杀,战船停泊在岸边;蟾蜍正吐着舌头,歌管声音婉转动听。海浪中有嬉戏的孩童,江畔有英俊的士女,他们笑着指着渔翁轻盈的小船。谁知道,这是观潮的老人枚叟,谈论着水的生命之美。
注释:
八月奔涛:指江水在八月份的时候涌动汹涌。
千尺崔嵬:形容江水波涛汹涌,像高耸入云的山峰。
砉然欲惊:形容江水声音嘈杂,让人感到惊慌。
灵妃:传说中的女神,常被描绘成美丽的女子。
神鱼:传说中的神物,常被描绘成鱼形。
冯夷:古代著名的将领,曾在战场上击鼓鼓舞士气。
白马:传说中的神马,常被描绘成白色的马。
伍相鸱夷:古代著名的将领,曾在战场上表现出强烈的怒气。
钱王羽箭:古代著名的将领,擅长使用箭术。
峥嵘甚: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峻峭险峻。
雪山中断:指山峰高耸入云,像被雪覆盖的山峰。
银汉西倾:指银河西倾,形容夜空的美丽。
孤舟铁笛:指一艘孤独的小船,上面有一个铁笛。
万里乘槎:指乘坐一艘小船,行驶在万里之外的海洋上。
鲸鲵:指大型海洋动物,类似于鲸鱼。
戈船:指古代战争中使用的船只。
蟾蜍:指青蛙,常被描绘成在月光下吐泡泡。
歌管:指一种古代的乐器,常被用于演奏音乐。
狎浪儿童:指在江边玩耍的孩子。
横江士女:指在江边行走的人们。
渔翁一叶轻:指一个渔夫在一片轻盈的叶子上漂浮。
观潮枚叟:指一个老人,喜欢观看潮汐的变化。
论水庄生:指一个人,喜欢研究水的性质和变化。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诗叫做《钱塘江潮》。它是一首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歌,情景万千,意象瑰丽。整个诗篇可以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描述了潮水的壮观,下片则抒发怀旧之情。
在上片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钱塘江潮汐的浩大和多变。他将“如高山峻岭”、“巨声砉然”等字眼用来形容潮水的气势,让读者感触到其磅礴之大。此外,诗人还通过传说的方式,描写了潮水的起伏变化,如女神秋波蜿转、神鱼挥练般舒缓时的状态,以及白浪如万马奔腾之急骤时的状态。细节之处,令人目不暇接,情感之处,令人回味无穷。最后,诗人用“峥嵘甚”的夸张语言来总结整个上片,把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下片则渲染了诗人的情感。在“孤舟”二句中,诗人用骤缓的笔势,转而写情:潮落之后,只身一人乘舟按笛,优游于江海之上。此时,他开始自由地遨游于幻想的天地之中,并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最后,他以观潮之枚乘和论水之庄子自喻,剖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诗人通过钱塘江潮汐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故国之思,表达出对兴亡背后真实情感的诉求,使整首诗更加深刻动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钱塘江大潮的深切感受,并通过描写江潮,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国的怀念。同时,他的诗歌技巧也让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潮水的起伏和江湖的壮阔,令人感叹不已。
鉴赏详情»
注释:
以下是对所列出的名词和词语的注释:
崔嵬:指山势高大险峻,形容山的峻峭壮观。
砉然:形容剥离皮肤和骨头时发出的声响,在此描述了一种刺耳的声音。
灵妃:传说中的水中仙女。
神鱼:传说中的一种鱼类,据说会织绸子并将眼泪变成珍珠。
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江河之神。
伍相:指春秋时期楚国名将伍子胥,他曾为吴国相国,后因吴王不听其忠言,而自刎以谏。
吴破越:吴国攻下越国的历史事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暗中筹谋复国,并得到了伍子胥的协助。
鸱夷:一种革制的口袋。
钱王羽箭:指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弘俶建造捍海塘的故事。由于怒涛汹涌,造塘无望,钱王命令军队用3000支箭和500支强弩射击潮头,最终成功防御海潮。
铁笛:一种由铁制成的笛子,多被隐士或道士所使用。
鲸鲵:指能够吞食小鱼的大型鱼类。在此指代清朝的征服者。
戈船:古时候用于战斗的大型船只。
蟾蜍:一种大型的蛤蟆,也常用来指代月亮。
观潮枚叟:汉代文学家、政治家枚乘所作的《七发》中最著名的一篇是《江潮》。
沦水庄生:出自庄子的《秋水》一篇,主要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注释详情»
吴伟业简介: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崇祯进士。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其诗作清新豪健,抒发深情,富有诗意,被誉为“江左诗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