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译文及注释:
少年射虎名豪,轻松地用红羽毛翎制成的箭,射杀了一只猛虎。等闲之间,他享受着千夫膳的美食。他身穿金铃锦领,率领着一千骑兵在平原上奔驰,犹如星流电转。他的路途中断,便飞潜穿越,雾气随着他的马蹄腾沸,长城高卷。他看着川谷空旷静谧,旌旗飘扬,得意洋洋,仿佛平生都在战斗中。
城中月色迢迢,鼓角声响起,夜晚如此美好,军中高宴热闹非凡。江淮间的草木,中原的狐兔,都被他的先声所惊动。他是盖世英雄,像韩信、彭越一样,只需要普通的鹰犬便能办成大事。他问元戎何时出征,挥舞着鞭子径直前往,解开天山上的箭囊。
注释:
少年射虎名豪:指主人公少年时期的英勇表现,射杀了一只老虎,成为了名门之后。
等闲赤羽千夫膳:指主人公享受的奢华生活,赤羽是一种珍贵的鸟,千夫膳则是一种豪华的宴席。
金铃锦领:形容主人公的衣着华丽,金铃和锦领都是贵族常用的装饰品。
平原千骑:指主人公的军队规模庞大,千骑即千名骑兵。
星流电转:形容战场上的激烈场面,星流和电转都是形容速度极快的词语。
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形容主人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路断飞潜指主人公在战场上穿梭自如,雾随腾沸形容战场上的烟雾和火光,长围高卷则形容主人公的旗帜高高飘扬。
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形容主人公在战场上的得意之情,看川空谷静指战场上的景象,旌旗动色则形容战场上的旗帜飘扬。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形容战场上的夜晚,城月指城墙上的月亮,迢迢则形容月亮的远离,鼓角则是战场上的号角声。
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形容主人公在战场上的奢华生活,江淮草木和中原狐兔则是指主人公在不同地区的狩猎和享受。
先声自远:指主人公的声名远扬,先声即先前的声名。
盖世韩彭:指主人公的武功高强,盖世即无人能敌,韩彭则是两位古代名将的名字。
可能只办,寻常鹰犬:指主人公的武功高强,可能只办即只有他能做到,寻常鹰犬则是指普通的猎犬和猎鹰。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指主人公要去征战天山,问元戎早晚即问元戎何时出征,鸣鞭则是出征的信号,解天山箭则是指主人公要征服天山。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元好问的《终南山猎难》是一首形象生动、壮阔宏伟的词作。词作描绘了元好问和商帅等人在终南山进行猎狩的场景,既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又有深刻的人物塑造。
“少年射虎”是词作开头的两句,通过对李广射虎的曲故,衬托出商帅的威武不凡。整篇词作以商帅为主线,通过刻画他的文武才华、射猎技艺和英勇气概来展现他的英雄形象。
词作尤其突出的是围猎场面的描写。骏马金铃,锦绣围脖,平原千骑,在星流电转的场面下,展现了猎者们的壮举。同时,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天上飞禽和水中游鱼在猎者技艺的手中,乖乖地来到人们的囊中。白雾紧随着飞腾的马啼,更加凸显了射猎的恢弘场面。
最后,词作以高句韵的形式,将围猎的场面推向了高潮。此时,射猎队伍形成了合围的阵势,准备一网打尽入了围的野物。整篇词作在表达狩猎场面的同时,更加突显出商帅的威武形象和英雄气概,显示了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精湛功力。
鉴赏详情»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 元好问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