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
再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
耄齿阻陪鸠杖列,瞽言曾献兽樽前。
磻溪淇澳吾何敢,且学香山也自贤。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疎朝谒作闲人。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译文及注释:
过去光阴如箭离弦,河水清澈易等待,白发难以掩盖黑发。孔子从内心感叹岁月匆匆,周郎三次破敌,年岁倍增。老年人拄着拐杖,瞎眼的人曾在宴会上献上兽肉和酒。我不敢去磻溪和淇澳,只能学习香山的贤者。败絮萧然,身体疾病,长时间不去朝廷,成为一个闲散的人。公卿们都跟随黄麾仗,宾客们看不起穿着乌角巾的人。水中倒映的菱叶无情地映照着老年人的容颜,但他仍然有意挑逗春天。躺着听儿女夸赞自己的健康,诗句中的岁月却像新的一样。
注释:
过去光阴箭离弦:时间如箭一般飞逝。
河清易俟鬓难玄:河水清澈,易于等待;但白发难以理解。
孔子从心岁:孔子说“我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他在50岁时开始明白自己的使命。
三倍周郎破贼年:指三国时期的周瑜,他在一年内连破三个盗贼。
耄齿阻陪鸠杖列:年老体弱,不能陪同朋友一起行走。
瞽言曾献兽樽前:指盲人屈原曾在宴会上献上兽肉。
磻溪淇澳吾何敢:指磻溪和淇水,作者不敢与之相比。
且学香山也自贤:香山是一座名山,作者表示要向它学习。
败絮萧然拥病身:指身体虚弱,像败落的絮子一样。
久疏朝谒作闲人:长时间不去朝廷拜见皇帝,变得像个闲人一样。
公卿各趁黄麾仗:指官员们都跟随皇帝出征。
宾客谁看乌角巾:指宾客们只关注官员的身份,而不关心他们的品德和才能。
菱照无情难讳老:指镜子无情地反映出老态,难以掩饰。
杏梢作意已撩春:指杏花的枝头已经开始发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卧闻儿女夸翁健:躺着听儿女夸赞自己健康。
诗句年光一样新:诗句永远新鲜,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价值。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两首诗是刘克庄在戊午年正月初一所作,分别为《岁晚自勉》和《忆旧怀感》。刘克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这两首诗深情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
《岁晚自勉》这首诗歌,作者从“光阴似箭”开始,抒发出时间的流逝之快,不知不觉中自己已到了暮年。作者将自己与孔子、周瑜相比较,感叹自己虚度年华,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仍在君王面前献策,希望自己能够向白居易学习,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而《忆旧怀感》这首诗则更多地描绘了作者对人生和国家大事的感慨。作者自述自己年老多病,已经疏远了国事,而众多公卿则纷纷向皇权靠拢,很少关注那些被君王疏远的人。作者在颈联中自我反思,拿起鏡子自己观察,发现自己已到暮年,岁月无情。而在尾联中,则写出了儿孙们对自己身体和诗歌的夸赞,暗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就和荣耀。
综合分析这两首诗歌,不难看出作者对时间的流逝、人生的短暂、感慨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和思考。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国家大事、人民疾苦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自我肯定。通过这两首诗的深情抒发,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刘克庄对人生与时代的感悟,以及他对历史的诠释和回顾。
赏析详情»
注释:
这段文字是对古代诗词的注解和解释。
“河清易俟鬓难玄”这句话是说黄河变清虽然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让白发重新变黑更加困难。在古代传说中,黄河水每一千年才会变清。《左传·襄公八年》中有“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这句话,意思是说等到黄河变清的时候,人的寿命也快要到头了。后来,人们就用“河清难俟”来比喻日子久了,很难等待。
接下来的“耄齿、鸠杖、瞽言”等注释,都是在为诗文中出现的一些特殊词汇或者典故作出解释。其中,“耄齿”指的是年老高龄,“鸠杖”是指刻有鸠形的拐杖,传说刘邦故作鸠杖以赐老者。而“瞽言”则是指不明事理之言,这里作者用来自谦。
最后,还有“磻溪”和“淇澳”,前者是周吕尚的别称,由于吕尚曾在磻溪垂钓,所以得了这个别号。而“淇澳”本义是淇河的曲岸,这里指的是卫武公,因为《诗经·卫风·淇奥》中有关于卫武公的赞美,“故能入相于周”,所以卫武公也被称为“淇澳”。最后提到的“香山”则是指唐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
注释详情»
刘克庄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他是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他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如“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推动了词艺术的发展。他的著作有《刘克庄集》、《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