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拼音译文赏析

  • gēng
    lòu
    ·
    sān
    shí
    liù
    gōng
    qiū
    shuǐ
  • [
    dài
    ]
    ōu
    yáng
    jiǒ
  • sān
    shí
    liù
    gōng
    qiū
    shuǐ
    lòu
    huá
    diǎn
    gāo
    dīng
    dīng
    lòu
    tóng
    míng
    yuè
    shàng
    jīn
  • hóng
    xiàn
    线
    tǎn
    shān
    xiāng
    fēng
    àn
    chù
    liú
    yáng
    chē
    cháng
    qīng
    jìng
    chén
    luán
    yǐng

原文: 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丁丁玉漏咽铜壶,明月上金铺。
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影孤。



译文及注释
三十六宫的秋夜,水面上闪烁着露珠,高大的梧桐树上也挂满了露珠。玉漏发出丁丁的声响,铜壶里的水也发出咽喉之音,明月高挂在金铺上。红线毯铺在地上,博山炉散发出香气,微风吹拂着流苏。羊车一去,长青芜草长满了道路,镜子上的尘埃,孤独地映着鸾凤的影子。
注释:
三十六宫:指古代宫廷中的女官住所,共有三十六个。

秋夜水:指秋夜中的水景。

露华:露水的珠状物。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丁丁玉漏:古代计时器,用玉制成,有丁丁声。

铜壶:古代计时器,用铜制成,有滴水声。

明月:指明亮的月亮。

金铺:指铺满金色的地面。

红线毯:红色的地毯。

博山炉:古代的一种炉具,形状像山峰。

香风:飘着香气的风。

触:轻触、碰触。

流苏:挂在帷幕、衣服等物品下端的丝绦。

羊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形状像羊。

长青芜:指长满青草的荒地。

镜尘:镜子上的尘土。

鸾影:指鸾鸟的影子。

孤:独自的、孤独的。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以下是对每个词语的注释: ⑴ 三十六宫:指古代宫廷中的殿宇建筑,数量达到三十六座之多,用于各种宫廷活动和行政事务。 ⑵ 博山炉:一种古代的香炉,传说为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孙杵臼所制。形似山峰,上面有“博山炉”几个字。 ⑶ 流苏:一种用细丝线编织而成的装饰物,多用于妇女的衣物或配饰上。 ⑷ 羊车:晋武帝司马炎时期,他常乘羊车游幸宫内,故“羊车”指帝王在后宫游幸的场景。 ⑸ 镜尘鸾影孤:镜子上沾满了灰尘,覆盖了鸾鸟图案的投影,孤独无人照看的意思。这句话描写了一个被废弃的妆镜。 注释详情»


欧阳炯简介: 896年-971年,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曾在孟昶时期担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被授予散骑常侍的职位,并且工作于诗文创作,特别擅长词,也善长演奏笛子,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