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
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译文及注释: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
回忆起过去在花间相见,只能凭借纤细的手,偷偷地扔出红豆。在人前无法表达,巧妙地传达心意,分别后依旧如故,辜负了春光。
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碧罗衣上褶着金色的绣花,看着一对对鸳鸯,空中飘着泪痕。想起青春不会长久,最终是为了他,只能偷偷地瘦下来。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花间:花丛中
相见后:见面之后
只凭:仅凭
纤手:纤细的手
暗抛:暗中投掷
红豆:象征爱情的红色豆子
人前不解:在别人面前不被理解
巧传心事:巧妙地传达心意
别来依旧:分别后依然如故
辜负:辜负了
春昼:春天的白天
碧罗衣:一种华丽的女装
上蹙金绣:上面褶皱着金色的刺绣
睹:看见
对对鸳鸯:成对的鸳鸯
空裛:空中飞舞
泪痕透:泪痕透过了衣服
想韶颜非久:回忆过去的美貌已经不再
终是为伊:最终是为了她
只恁偷瘦:只因为她而瘦了下来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这篇评析分析的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男子的词。这首词上片以“忆昔”为引,追溯花间定情的遗憾和深厚感情之后,对现实中的分别表达了无奈之情。下片分为两层,第一层描述女子怀念情人,泪湿罗衣;第二层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男子的忠贞爱情。整篇词语言坚决、情感真挚,情感打动人心。
而此词作者欧阳炯在《贺明朝》中还有一首极为浓艳的词,这两首词相得益彰。本文在审美角度上,充分肯定了欧阳炯在这两首词中所展示出来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
评析详情»
注释:
以下是对每个词语的解释和注释:
1. 蹙(cù促):指收缩,缩小。在这里特指折叠后出现的皱纹,例如:她皱了皱眉头,脸上的皱纹更加明显了。
2. 裛(yì邑):指沾湿、浸染之意。例如:雨后的花儿上滴着水珠,看起来格外美丽,仿佛被裛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露水。
3. 韶颜:指年轻美丽的容颜。例如:她长着一张清秀的面容,韶颜如花,引得众人侧目,不由得心生羡慕之情。
4. 恁(nèn嫩):这个词语指“这样”的意思,在古汉语中使用较多,现代汉语中用得比较少。例如:他看了看手表,恁点时间也不早了,应该要回家了。
注释详情»
欧阳炯简介: 896年-971年,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曾在孟昶时期担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被授予散骑常侍的职位,并且工作于诗文创作,特别擅长词,也善长演奏笛子,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