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咏红姑娘》拼音译文赏析

  • yǎn
    ér
    meì
    ·
    yǒng
    hóng
    niáng
  • [
    qīng
    ]
    lán
    xìng
  • sāo
    xiè
    西
    fēng
    nòng
    wǎn
    hán
    cuì
    xiù
    lán
    gān
    xiá
    xiāo
    guǒ
    chù
    yīng
    chún
    weī
    zhàn
    hóng
    yīn
  • gōng
    shì
    wǎng
    píng
    shuí
    wèn
    yàng
    shì
    zhū
    yán
    chí
    zhēng
    cǎi
    chaī
    zhēng
    chā
    zhì
    zhèng
    nián
    jiān

原文: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
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


相关标签:写人

译文及注释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
(草木凋零,寒风凛冽,翠袖低垂在栏杆上。红霞缭绕,樱唇微微绽放,像靺鞨女子的红唇。)

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
(故宫的历史已经过去,谁还能问得到?但是美丽的容颜却依旧不减。在至正年间,玉墀上的花朵争相开放,玉钗也争相插在发髻上。)
注释:
骚屑:指秋天的落叶。

西风:指秋天的风。

弄晚寒:指秋天晚上的寒冷。

翠袖:指女子的衣袖,翠色代表青春。

倚阑干:指女子倚在栏杆上。

霞绡:指云彩和绸缎。

裹处:指包裹的地方。

樱唇微绽:指女子微微地笑了。

靺鞨:指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

红殷:指红色的衣服。

故宫:指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朱颜:指美丽的女子。

玉墀:指皇帝的庭院。

争采:指争着摘花。

玉钗:指女子的发饰。

争插:指争着插在头发上。

至正年间:指明朝至正年间,即公元1341年至1368年。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是一首纳兰性德的《野果》。作品以元代棕搁殿前曾植野果红姑娘为切入点,通过咏史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和现在的反思和感慨。全诗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写野果红姑娘的外貌特征,而下片则从历史的角度表达了作者的怀旧之情。 首先,上片描写了野果红姑娘的形态特征,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她的倾慕之情。这种倾慕并非对女子本身的喜爱,而是对她所代表的象征意义的追捧。红姑娘在诗中代表了元代的繁荣和丰收,而野果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与灿烂。正如文章所述,“如今野果依稀尚存,而元代王朝却早已沦为历史的陈迹了”。这里的“野果”和“元代”成为了现在和过去的对照,突出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替。 接下来,下片则转向了咏史抒情。作者借野果红姑娘之流表现了自己的怀古之情,点出了“至正年间”。在这个结尾处,不难看出作者对元代惠宗顺帝时期的感慨。顺帝时期精神萎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日益走向灭亡。因此,在这里点出此时代词,无疑是为了表达对时局的失望和揭示出当时的种种荒唐现象。 综合来看,《野果》这篇文章虽然字数不多,但却别有深意。通过采用咏史抒情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怀旧之情,即使时光流转、政权更迭,大自然却始终保持着它的优美与灿烂。同时,文章以野果为起点,又反思了元代的兴衰,并在结尾处点出至正年间,暗含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反映了纳兰性德对生活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赏析详情»


注释
这段内容主要介绍了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诗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词汇的注释: ①红姑娘:是指酸浆这种果实的别称。酸浆是一种多年生草,高约2-3尺,叶子呈卵形而尖,六七月开白花,其果实则成囊状,色彩为绛红,味道酸甜可食。 ②骚屑:是指风声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刘向在《九议·思古》中曾用“风骚屑以摇木兮,雪吸吸以湫戾。”来描述风声,王逸在注中解释为“风声的模样”。 ③霞给:是指一种美艳、轻柔的丝织物,此处用以形容红姑娘的花冠。 ④靺鞨(mò lè):是形容红姑娘的殷红颜色,好像红色宝石(红玛瑙)一样。参见《台城路·上元》注③。 ⑥玉墀三句:指元代至正年间,在宫殿前种植了红姑娘,宫中女子争相采摘,再用来插戴在头饰中。玉挥指的是宫殿前的石阶,而玉墀则是女子头饰上的一种燕形钗,由三股合成。至正是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第三个年号,即公元1341-1367年。 注释详情»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出生于满汉融合时期,家庭有贵族背景,兴衰与王朝国事有关。他曾在宫廷任职,但渴望过平淡的生活,他的诗词创作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他的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