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五月雨》拼音译文赏析

  • jīn
    mén
    ·
    yuè
  • [
    míng
    ]
    chén
    lóng
  • yīng
    chù
    yáo
    dàng
    tiān
    shū
  • píng
    rén
    jìn
    duàn
    hóng
    míng
    shù
  • feì
    yān
    shǔ
    zhī
    yǒu
    qīng
    hán
    nán
  • jiàn
    西
    lóu
    huā
    yǐng
    lòu
    nòng
    qíng
    cuī
    báo

原文: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
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
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相关标签:婉约写人

译文及注释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
在莺鸟啼叫的地方,飘荡了一整天的细雨。
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远眺平坦的原野,人已离去,只有凋零的红花和翠绿的树木。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
烟囱里燃烧了无数柴火,只为了驱赶轻微的寒意。
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突然看到西楼上的花影,预示着天气晴朗,催促着夕阳西下。
注释:
莺啼处:莺鸟鸣叫的地方。
摇荡一天疏雨:经历了一整天的间歇性小雨。
极目平芜人尽去:远眺平坦的原野,人已经离开。
断红明碧树:树上的红花和碧绿的叶子已经凋落。
费得炉烟无数:炉火燃烧的烟雾不断上升。
只有轻寒难度:只有微微的寒意,难以感受。
忽见西楼花影露:突然看到西楼上的花影和露水。
弄晴催薄暮:晴天的气息逐渐强烈,催促着夕阳西下。


译文及注释详情»


陈子龙简介: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 陈子龙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此外,陈子龙也是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