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拼音译文赏析

  • huàn
    shā
    ·
    zhù
    jiǔ
    xíng
    xíng
    mǎn
    meì
    fēng
  • [
    sòng
    ]
    jiāng
    kuí
  • shā
    lòu
    shuaī
    cǎo
    yún
    bǐng
    zhī
    qiū
    ān
    shēng
    huò
    dàng
    zhōu
    cǎi
    líng
    huò
    huǒ
    huò
    guān
    xià
    shān
    xíng
    yín
    shì
    shì
    píng
    chàng
    wàng
    yīn
    shì
  • zhù
    jiǔ
    xíng
    xíng
    mǎn
    meì
    fēng
    cǎo
    shuāng
    luò
    qíng
    kōng
    xiāo
    hún
    zài
    yáng
    zhōng
  • hèn
    xián
    rén
    lǎo
    mèng
    xún
    qiān
    驿
    nán
    tōng
    dāng
    shí
    cōng
    cōng

原文: 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阙
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沙露,衰草入云。
沙子和露水,草木凋零,消逝入云中。
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阙。
在丙午年的秋天,我和我的侄子或划船采菱,或点火烤兔,或观看鱼在渔篓中跳跃,或在山野中漫步吟诗,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自然的美好,凭空感叹,因此写下这首诗篇。
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
手持酒杯,行走在风中,衣袂飘扬。草木凋零,霜鹘飞落,晴空万里。心灵被这美景所震撼,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夕阳的余晖中销散。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
怀着无尽的遗憾,弹奏着四弦琴,感叹时光匆匆,人生如梦。梦中寻找千里驿站,却发现意义难以理解。回首往事,当时的美好,何曾像现在这样匆匆而过。
注释:
沙露:指沙漠中的露水。
衰草入云:形容草木凋零,枯黄萎败。
丙午之秋:指农历丙午年的秋季。
安甥:指侄子。
荡舟采菱:指在水上划船采摘菱角。
举火罝兔:指烧火烤兔子。
观鱼簺下:指观赏鱼儿在水中游动。
山行野吟:指在山野中漫步吟诗。
自适其适:指自由自在地适应环境。
凭虚怅望:指凭空感叹,心情郁闷。
因赋是阙:指因为心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诗篇。
销魂:形容心情激动,感觉如同灵魂被释放一般。
夕阳中:指黄昏时分。
恨入四弦:指心中的怨恨和悲伤,如同弦上的音符。
千驿:指千里之外的驿站。
莫匆匆:指不要匆忙,要慢慢地享受生活。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秋夜寄邱员外》是一篇意境深远,富有哲思的词作。该词主要反映了作者白石对失去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苦难的体悟。 在序言部分,作者通过描绘山水气象和游赏的场景,展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作者借助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而在正文部分,作者通过充满悲凉气息的词句,刻画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刻骨的思念。作者的悲伤情绪贯穿全文,通过对现实世界和自身经历的反思,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短暂、相聚离别的悲剧和人生的无常。 全词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结尾的“草枯霜鹘落晴空,”这句词语气凄凉,暗含着对生命的认识和对世事的领悟。它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残酷现实的无奈,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整首词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词句婉转,富有想象力和美感。它既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的深情思念,也寓意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剧,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感伤的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赏析详情»


姜夔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他曾多次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他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但由于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被誉为“南宋四大才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