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浮云集》拼音译文赏析

  • qín
    lóu
    yuè
    ·
    yún
  • [
    sòng
    ]
    fàn
    chéng
  • yún
    qīng
    leí
    yǐn
    yǐn
    chū
    jīng
    zhé
    chū
    jīng
    zhé
    jiū
    míng
    绿
    yáng
    fēng
  • yān
    chóng
    xiāng
    luó
    qiáng
    nóng
    xìng
    yàn
    zhī
    shī
    湿
    yàn
    zhī
    shī
    湿
    huā
    shāo
    quē
    chù
    huà
    lóu
    rén

原文: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相关标签:婉约

译文及注释
浮云聚集在天空中。轻微的雷声隐隐约约地响起,标志着春天的开始。鹁鸠发出愤怒的叫声,绿杨树被狂风吹得摇摆不定。玉炉中的香烟缭绕,香气扑鼻。墙上的浓郁杏花让燕子的巢湿了。花枝上有一处缺口,画楼中有人站立。
注释:
浮云:指天空中的云彩。

轻雷:指春天时天空中偶尔出现的轻微雷声。

初惊蛰:指春季开始,气温回升,动物开始苏醒。

鹁鸠:一种鸟类,又称为斑鸠。

绿杨:指春天时绿色的杨树。

玉炉:一种用于燃香的器具。

香罗:一种绸缎,质地轻柔,色彩鲜艳。

浥:湿润的样子。

拂墙:指香气弥漫到了墙边。

浓杏:指杏花浓密。

燕支:指燕子的巢。

花梢缺处:指花朵的顶端缺少了一些。

画楼:指园林中的建筑物,多用于观赏风景。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范成大 帮您进行赏析如下: 这首词写的是惊蛰时节的春景,描绘了雷声渐起、绿杨摇曳、浓杏盛开、燕支艳丽等春天的景观。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出恢宏壮阔的春天景色,并且托物言志,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最后一句“花梢缺处,画楼人立”,点出了有人独立于画中,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使其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达到了意境全活的效果。 整首词情感抒发含蓄幽雅,不刻意显示情感,给人以深沉的印象;用婉转的语言,借助景物的秀美,将感受融入其中,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作者不仅注重景物的描写,更是尝试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诗意美,展现出范成大所倡导的文学思想。 赏析详情»


注释
范成大、整理、补充注释、佚名鹁鸠 范成大 帮您整理补充注释如下: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D%9A%E5%90%8D)] 鹁鸠:亦称鹁鸪,是一种鸟类,常被用来作比喻,表示形容声音嘹亮、响亮[[1](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9%81%E9%B8%A0/13120)] 天将雨:指预示着即将下雨的天气变化[[1](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9%81%E9%B8%A0/13120)] 其鸣甚急:形容鹁鸠的叫声非常急促激动[[1](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9%81%E9%B8%A0/13120)] 浥:湿润,指遭受雨水或水分渗透等而潮湿[[2](https://dictionary.goo.ne.jp/word/%E6%B5%A5/)] 燕支:一种可作胭脂的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娇艳美丽,而且芬芳扑鼻[[1](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7%95%E6%94%AF/8066577)] 注释详情»


范成大简介
宋朝 诗人范成大的照片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谥文穆,南宋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余三人为尤袤、杨万里、陆游。代表作品《春日田园杂兴》,《四十八盘》,《车遥遥篇》,《鹧鸪天·嫩绿重重看的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