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暄风迟日春光闹。蒲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译文及注释:
暄风迟日春光闹。——温暖的春风和阳光迟迟不肯离去,大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蒲萄水绿摇轻棹。——河水清澈,蒲萄丛生,轻轻摇曳,小船在水面上缓缓前行。
两岸草烟低。——河岸两侧的草丛被轻柔的风吹动,烟雾缭绕,景色宜人。
青山啼子规。——远处的青山上,子规在啼叫,声音清脆悦耳。
归来愁未寝。——回到家中,心中仍有忧愁,难以入眠。
黛浅眉痕沁。——美人的眉毛浅黛,泪痕还未干涸。
花影转廊腰。——花影在廊下摇曳,美人的腰肢也随之轻摆。
红添酒面潮。——喝了几杯酒后,美人的面颊泛起了红晕。
注释:
暄风:温暖的春风。
迟日:日落的时候。
春光:春天的景色。
蒲萄:一种果实,又称葡萄。
水绿:水的颜色,绿色。
摇轻棹:轻轻摇动船桨。
两岸草烟低:河岸两侧的草丛被雾气笼罩,看起来很低。
青山:青色的山峰。
啼子规:子规是一种鸟,啼叫声很好听。
归来愁未寝:回到家中,心情仍然忧虑,难以入睡。
黛浅眉痕沁:眉毛上的淡淡痕迹,沁入心中。
花影转廊腰:花影在廊子上转动,形成曲线,美丽的腰身也随之转动。
红添酒面潮:面色因饮酒而泛红,显得有些潮湿。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词作是一首春闺怨词,通过对于春日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词作以“春天”为主题,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春光明媚却有些忧伤的氛围。
上半部分描写了春日景色的美好,通过浓墨重彩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春日游览的图景。虽然没有具体描写人物,但是在描述春暖花开的同时,也隐含着人物内心的敏感和情感变化。通过对于“春风”、“春日”等词语的运用,以及对于“葡萄水绿”的美丽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阳光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下半部分则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在描绘草木繁茂、杜鹃啼叫的同时,词人也抒发出自己的思念和不安。这里的芳草萋萋,杜鹃啼叫,都是以景物来代表词人的内心世界。当鸟儿不停地呼唤“不如归去”时,也加强了对于归家的渴望和不安。整篇词作情感真挚,富有情感共鸣,读来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希望与渴望,以及对于归家的思念和期盼。
总之,这篇春闺怨词通过对于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女性的处境和心态,在柔弱中显示出坚韧、追求和思索,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赏析详情»
谢逸简介: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谢逸以布衣终老于故土,享年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