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译文及注释: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秋天的风声萧萧,让人感到忧愁,无论是出门还是回家都是如此。
在座的人,谁不怀着忧愁呢?
这让我白发苍苍。
在胡地上,风很大,树木也被吹得摇摆不定。
离家的日子越来越远,衣带也越来越松。
心中的思绪无法言说,肠子里的车轮不停地转动。
注释:
秋风萧萧:秋天的风声萧瑟凄凉。
愁杀人:愁苦到了极点,让人感到痛苦。
出亦愁,入亦愁:无论是出门还是回家,都感到忧愁。
座中何人:在座的人有谁不感到忧愁。
令我白头:让我变得苍老。
胡地多飚风:胡地指北方,这里的风很大。
树木何修修:树木被风吹得摇摆不定。
离家日趋远:离家的日子越来越远。
衣带日趋缓:衣带变得越来越松。
心思不能言:内心的感受难以言表。
肠中车轮转:内心的痛苦像车轮一样不停地转动。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秋风词》鉴赏
《秋风词》是一首名家佚名的诗歌,全诗情感深沉,笼罩在浓重的忧愁当中,给人带来悲凉、萧索的感受。
诗人以一个苍莽悲凉的秋日为背景,借助“吹不尽的秋风”和“萧萧”的声音来突出这种季节的寂静和忧伤。这种季节的特征让主人公不免陷入深深的愁绪之中,使得他在怅惘的饮酒中越陷越深。因此,“秋风萧萧愁杀人”这一句突发的啸叹,更是表达了主人公心头万缕愁绪刺痛人心的感觉。
在第二节诗中,诗人从树木的凄惨形象中进一步加强了人物内心的愁苦之感。通过“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严峻厄运的背景描写揭示主人公内心的疾苦与无奈。而“出亦愁,入亦愁”则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忧虑不安,令人无法寄托与宣泄。
最后一句“令我白头”更是表现出主人公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饱经忧愁之后,他的头发也已经变白,悲叹命运不济、身处困境之深。
全诗萦绕在忧愁之中,无法自拔,表达出主人公内心的种种苦痛和悲伤。同时,反问句“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也加强了主人公内心痛苦无比的境地,让读者在读完这首词之后不由地为其所叹息。在这种背景下,读者对主人公的关注和感慨不断上涨,对于走向生命尽头的主人公,我们只有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鉴赏详情»
注释:
这段内容描述了萧萧寒风、胡地飙风中的荒凉景象,并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完整注释:
①萧萧:指寒风吹拂声。
②胡地:指古代胡人所在的北方地区,这里用以代指荒凉寂静之地。飙(biāo)风:指暴风。
③修修:与“翛翛”读音相同,形容树木干枯的样子,无润泽之貌,如同鸟尾敝坏的样子。
④思:指悲伤之情。末二句中的“难言”的悲感回环在心里,“车轮滚来滚去”的比喻则表示这种悲伤感觉像一辆车轮在心中不停地滚动。
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