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译文及注释: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半死的梧桐树老了,身体也病了,每次想到重重的泉水,就会伤害我的精神。
手牵着孩子夜晚回到家,月亮冷冷清清,空荡荡的房子里没有人。
注释:
半死:形容梧桐树已经老态龙钟,快要死亡。
梧桐: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大而美丽,常被用来比喻高雅的人物。
老病身:形容人已经年老体弱。
重泉:指黄泉,即阴间。
一念一伤神:形容思念之情深,伤心之情切。
手携稚子:手牵着小孩子。
夜归院:夜晚回到家中。
月冷空房:形容月夜寒冷,空房无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
一边是濒临凋零的梧桐树,
一边是久病的躯壳,
每当想起死后归于九泉之下,
心中不禁感到悲伤。
夜幕降临,手牵儿子来到故园,
寒月下空荡荡的房舍,
没有一个人的身影。
译文详情»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