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译文及注释:
城上高楼迎接着辽阔的荒野,海天间的忧思正如茫茫大海一般深沉。惊风乱舞着芙蓉花,雨密斜侵着薜荔墙。山岭上的树木密密重重,遮挡了千里的视野,江水蜿蜒曲折,像是九道回肠。我们共同来自百越文明的土地,但音信却滞留在各自的故乡。
注释:
城上高楼:指城墙上的高楼。
大荒:指辽阔的荒野。
海天愁思:指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惊风乱飐:形容风势猛烈。
芙蓉水:指水中的芙蓉花。
密雨斜侵:形容雨势密集而斜着落下。
薜荔墙:指墙上的薜荔植物。
岭树重遮:指山岭上的树木密集遮挡视线。
千里目:指远处的景色。
江流曲似九回肠:形容江流蜿蜒曲折。
百越:指古代南方的一个民族。
文身地:指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音书滞一乡:指信息不畅通,消息传递不及时。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
cong2 cheng2 shang4 gao1 lou2 yuan3 tiao4 kong1 kuang4 de huang1 ye3,
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ru2 mang2 mang2 hai3 tian1 ban1 de chou2 si1 yong3 le chu1 lai2.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
ji2 feng1 hu2 luan4 de xian1 dong4 shui3 zhong1 de he2 hua1,
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mi4 yu3 xie2 da3 zai4 chang2 man3 bi4 li4 de qiang2 shang4.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shan1 shang4 de shu4 zhong4 zhong4 zhe1 zhe2 yuan3 wang4 de shi4 xian4,
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jiang1 liu2 qu3 zhe2 jiu4 xiang4 jiu3 zhuan3 de hui2 chang2.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
wo3 men1 yi4 qi3 lai2 dao4 bai3 yue4 zhe4 ge4 shao3 shu4 min2 zu2 di4 qu1,
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sui1 ran2 chu3 yu2 yi4 di4 yin1 shu1 que4 zu3 zhi4 nan2 tong1.
注释:
茫茫:形容无边无际,不可测量的样子。
海天:大海和天空。这里指空阔无垠的荒野。
急风:强烈的风。
胡乱:胡杂无章地乱动。
掀动:使物体上下起伏摇晃。
荷花: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美好、高洁。
密雨:小而密的雨。
斜打:斜着落下。
长满:布满一定面积。
薜荔:一种攀缘植物,常用于覆盖围墙或建筑物外墙。
遮住:挡住,阻隔。
九转回肠:形容江河蜿蜒曲折,如同肠子一般。
译文及注释详情»
背景:
公元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顺宗)继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了残酷的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一事件被称为“二王八司马”。直到815年初,唐宪宗下诏让他们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却改变了主意,将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在这种背景下,柳宗元初到柳州时写下了一首七律。这首诗情深地描绘了他内心的感受和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柳宗元带着满腔热血来到这个遥远的边陲小城,却深感无助和孤独。他站在城上高楼眺望远方的荒野,感到自己像是漫游在茫茫大海上。风急雨密中的荷花和墙上长满薜荔的景象,更让他想起当时政治黑暗的局面,大有“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的感慨。虽然柳宗元等人曾投身革新,但却被无情打压,眼下又被贬到这个偏远之地,生活不易。柳宗元不禁对此感到愤懑,试图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思考。
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是对柳宗元所作《登柳州城楼望远》一诗的赏析。此诗中展现了柳宗元面对贬谪和流寓异乡,内心挣扎的情感和悲凉哀怨的境遇,通过描绘城上高楼和异乡风物,表达了对于友情的思念和对于政治黑暗的批判。
诗人通过“登柳州城楼”的视角,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外在环境融为一体。诗的第一联描述了城上高楼遥望大荒,以“楼”前着一“高”字,突出立身愈高,所见愈远的效果。而“接大荒”的描述,更是将辽阔无垠的空间,和诗人内心中的茫茫愁思相对应。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则转向了近处的景象。通过刻画风雨中的荷花和长满薜荔的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批判和哀伤。这些景象,仿佛折射着当时政治黑暗的局面,以及诗人的无奈和郁闷。
整首诗情节紧密,气氛凄楚动人。每一句话都在表达着柳宗元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思考。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心境和外在环境相结合,最终呈现出了一幅宏大的画卷。此诗对于友情的执着、对于时代黑暗的批评以及对于人生之路的反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赏析详情»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以文学、思想、经学、宗教等领域的成就著称。后世编撰柳宗元作品《柳河东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