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及注释: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鼓声响,使人难以前行,边境的秋天只有一声雁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今夜露水晶莹剔透,故乡的月亮格外明亮。)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我的兄弟们都四散离去,我无家可归,不知生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我寄出的信件迟迟未能送达,更何况战争还未结束。)
注释:
戍鼓:边防军队的鼓声。
断人行:指因战事而中断人们的行程。
边秋:指边疆的秋天。
一雁声:指孤雁的哀鸣声。
露:指露水。
故乡:指故乡的月亮。
有弟皆分散:指诗人的兄弟都分散在外地。
无家问死生:指诗人没有家可归,不知道生死存亡。
寄书长不达:指诗人寄出的信件长时间未能送达。
未休兵:指战争仍在继续。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戍楼(lóu)上的更(gēng)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更鼓:守夜的警钟;隔断:中断、阻拦)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lù)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已经深入,天气开始寒凉;故乡:指杜甫流亡途中所思念的家乡)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分散:散开、分离;无法:没有办法)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洛阳:唐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家书:家信、家书信。)
译文及注释详情»
历史评价:
杜甫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他深入人心的诗歌作品自唐朝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在梁启超的文章中,他称呼杜甫为“情圣”,并赞扬了他多情、真实、深刻的情感描写,以及抒发情感的熟练技巧和强大感染力。
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看,杜甫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当时社会民生、政治风云的深刻反映和关切。他写下的《月夜忆舍弟》不仅表现了诗人个人感情的真挚,更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家国纷扰的社会背景和普通人民无奈困顿的境遇。
杜甫的写作风格深受后人推崇,他的诗歌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关怀,成为后世文学巨匠们学习的榜样。他所表现出的“人民爱物”、“为民请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成为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之一。
总之,杜甫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后世更是被奉为文学典范,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力不可估量。他作为一位诗歌大师,以其独具特色的情感描写和独到的创作手法,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魂,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古代中国社会和人民的内在情感和文化价值。
历史评价详情»
赏析二:
这篇赏析的诗歌是佚名所作的《月夜》。在此诗中,作者借助边塞秋天的景象和月夜的主题,表现了一种悲凉、孤寂的情感和对故乡乡愁的感怀。
首联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开场,描绘了一片凄凉的景象。战事频繁,道路被阻隔,形势难料。更鼓和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力,反而让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展现出作者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生的关注。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继续展示了此诗中微妙的情感描写和写作技巧。月夜的主题被描绘出来,而这句诗则针对时令,写出今年白露之夜的清露和满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作者大胆地运用了“故乡月明”的说法,表现出自己对故乡的眷恋。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让人感到真实而深刻,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微妙情感。
总之,佚名的《月夜》在短短四句诗中,通过对边塞秋天的描绘和对月夜的感悟,成功地呈现出一种悲凉、孤寂的氛围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巧妙地运用写作技巧和艺术手法,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诗歌画卷,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赏析二详情»
创作背景:
《月夜忆舍弟》是一首唐代诗人杜甫在乾元二年(759年)秋天在秦州所作的诗歌。当时,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史思明率军南下攻取汴州,进入洛阳,导致山东、河南等地区战事频繁。杜甫的几个弟弟也分布在这些战乱的地区,由于战事繁忙和战局混乱,使得他们互相失去联系。这种焦虑和担忧触动了杜甫心中对于兄弟的思念和怀念,也让他更加关注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
诗中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以战鼓和孤雁的叫声为背景,展现出边塞的狼烟四起和不平静的景象,写出了作者对于民生的关注和忧虑不安之情。接着,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白露和明月的形象,借助时令来表达了作者内心深深的思乡之情。然而,实际上杜甫的思念并不仅限于故乡,也包括了自己离散的兄弟们。作为一位度过艰难岁月的诗人,他对于战乱和家人的关注也深深地体现在这首诗里。
《月夜忆舍弟》是杜甫在乱世中面对兄弟离散、国家动荡、民生困难的真实写照,通过对秋夜月露、戍鼓和孤雁的表述,用手中的笔抒发出自己对故乡、亲人以及祖国的思念之情,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其对于时代命运和国家未来的关切与思考。这首诗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月夜怀友》是一首佚名古诗,通过诗人对边塞的秋天所做的描绘,传达出思乡怀友之情。这种主题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较为常见,因此如何处理这个主题,避免平庸和俗套,需要诗人在表现手法上下功夫,而本诗却能凭借其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和深入的思考而脱颖而出。
这首诗的第一联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来突出战争、边境和孤独的气氛,勾勒出荒凉和冷落边塞的景象。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让人们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到一片凄凉的气氛。更鼓严重的打击声和飘荡在天空中的孤雁的叫声使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奔波在边境的士兵和守卫,以及那些失去联系的亲朋好友。这样写出了背景和氛围,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环境的凄美之感。
第二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天象方面为人们呈现出寒意袭人的十五夜,为本诗营造了强烈的时令感。同时,这两句也在情感上引申出了作者对故土、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一句中,“露”字是一个非常多义的字,除了意指滴落的露水外,还可以表示蒸发后的白色粉末。这样写出来的“白露”更能凸显出季节之感。第二句则将“故乡”与“明月”联系起来,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正如诗中所言,“月是故乡明”,是作者内心深处对故乡和亲人的美好回忆和深刻印象,通过诗歌的手法,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境秋夜的描绘,传递出作者对家乡、亲人和友谊的思念之情。通过其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佚名诗人成功地将这种情感表现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赏析详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