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译文及注释:
南岳山上有朱鸟,秩序礼仪自古百王。
忽然吸入地灵气,鸿洞中半炎半方。
国家用祭典礼行,但德行不是馨香。
守卫巡逻何其寂寥,有虞之邦今已亡。
我在世俗的网中挣扎,行走越过潇湘江。
渴望的日子终于出现,漾舟在清光旁。
祝融山五峰高耸,峰峰相次低昂。
紫盖山独自不向朝,争长嶪山相互望。
听说魏夫人和群仙一起飞翔,五峰之气有时如飞霜。
被束缚限制修行之路,未有时间杖拄崇山。
回来后向府主三叹,问如何赞扬我们的皇帝。
祭祀的牲畜和玉璧都忍受着衰败的世俗,神灵思念着降临的祥瑞。
注释:
南岳:即衡山,位于湖南衡阳市南部。
配朱鸟:传说中衡山有一种神鸟叫朱鸟,与南岳山神配对。
秩礼:指古代祭祀时的仪式和礼节。
自百王:指自古以来的百位君王。
欻吸:急促呼吸。
领地灵:指衡山的山神。
鸿洞:衡山的一个洞穴,传说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半炎方:指衡山的一部分地区非常炎热。
邦家用祀典:指国家举行祭祀仪式。
在德非馨香:指祭祀的意义不在于香火,而在于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巡守:指巡视和守卫。
有虞:指古代传说中的夏朝开国君主。
隘世网:指狭窄的世界和局限的思想。
行迈越潇湘:指越过潇湘江,即离开故乡。
渴日绝壁出:指在炎热的天气里爬上陡峭的山壁。
漾舟:指划船。
清光:指清澈的光芒。
祝融五峰尊:指衡山五峰中的祝融峰,祝融是古代火神。
紫盖:指古代帝王的车驾。
争长嶪相望:指五峰高低不一,相互竞相崇高。
魏夫人:指魏征的夫人,据说她能够与仙人一起飞行。
群仙夹翱翔:指仙人们在空中飞行。
五峰气:指五峰的气息和灵气。
散风如飞霜:指山风吹过,像飞舞的霜花一样。
牵迫限修途:指生活的压力和限制。
未暇杖崇冈:指没有时间去攀登高山。
觊命驾:指接受皇帝的命令,出使他国。
沐浴休玉堂:指回到宫廷,享受皇帝的恩宠。
三叹问府主:指向官方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忧虑。
曷以赞我皇:指如何表达对皇帝的赞美和敬意。
牲璧:指古代祭祀时用来祭祀神灵的玉器。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
南岳望衡山
自古帝王分上下,岳礼接踵相传。祀岳之地广半南,灵气汇聚天地间。衡山受朝廷祭祀,治国以德为先。巡游祭岳何其寂,早有先人离天边。我身世俗阻道德,越潇湘来到邦。日游峰岫泛碧水,祝融高耸云端。紫盖华山唯鹤立,群仙翱翔华山间。风刮如飞霜,时间紧密难登攀。爬完顶峰欲即下,洗澡休玉堂间。问郡守衡山所在,声嘹亮赞皇权柄。祭祀用玉忍俗滞,神佑降福于人世。
参考资料:马雅涵,《望岳》三首新释译考究,广西民联教育研究院,2007。
译文详情»
简析:
简析:
《望岳》是一首描写衡山景色的诗歌,作者在晚年写下,表达了对历代帝王尊礼衡山的敬意,寄托了治国以德而不是仅仅依靠祭祀的理念,同时抒发了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有机会望岳的感慨。作品中心集中于对衡山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最后,作者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了开篇的“秩礼”二字,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整篇诗歌充满了忠君爱国的情怀,体现了杜甫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国家大事的态度。
简析详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