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拼音译文赏析

  • féng
    jīng
    shǐ
    使
  • [
    táng
    ]
    cén
    cān
  • yuán
    dōng
    wàng
    màn
    màn
    shuāng
    xiù
    lóng
    zhōng
    leì
    gān
  • shàng
    xiāng
    féng
    zhǐ
    píng
    jūn
    zhuàn
    bào
    píng
    ān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相关标签:初中古诗边塞唐诗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古诗意思:

我站在故园东边向前望去,路途漫长无尽头,我双袖中藏着龙钟,泪水却不停干。我们马上相逢,却没有纸笔可以留下话语,只能凭借口传心意,祝你平安。
注释:
故园:指故乡,故居。
东望:向东望去。
路漫漫:路途漫长。
双袖龙钟:形容悲伤时泪水不断流下。
泪不干:泪水不止。
马上相逢:指在路上相遇。
无纸笔:没有纸和笔。
凭君传语:请你转告。
报平安:表示问候安好。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岑参、东望家乡路程、热泪湿双袖、马上 岑参(715年(开元三年)—770年(大历五年))的诗作: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2](https://www.gushiwen.com/fanyi/715.html)][[3](https://www.gushiwen.com/view/9747.html)])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的文章介绍了一首边塞诗,其作者是佚名,而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在盛唐时代,属于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盛唐时期,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这首诗的题材是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离别妻子踏上漫漫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向阳关进发。在创作这首诗之前,岑参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二是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基于这两点,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 与此相符的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从作者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士兵在战争中忠诚坚定的态度,表达出了一种炙热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而这正是边塞诗的主题和精神内核。 鉴赏详情»


赏析
这篇诗歌赏析介绍了一首边塞诗,作者佚名,描写的是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东行使者,勾起了无限的思乡情感,表达了他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通过描述旅途的颠沛流离和思乡的肝肠寸断,诗人深刻揭示了思乡之情。诗中的“故园东望路漫漫”描绘出作者离开家乡多日,回望东边的长安城,思念之情难以遏止。这样形象生动的描写也为下文捎书回家“报平安”提供了铺垫。 “双袖龙钟泪不干”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思乡之情激动人心,同时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而“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则写出了行者匆匆的情态和想要捎信回家但没有工具的窘境。在遇到入京使者时,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却无纸笔可供使用,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离乡的苦闷和思乡之情,以及对国家、家乡的忠诚与爱。同时也展现了边塞诗派具有的炙热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作为一篇充满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边塞诗,它不仅描写了诗人在西行途中所经历的内外部困难,更蕴含着诗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与决心,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公元749年,唐朝天宝八载,岑参第一次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当时的诗人已经是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不得已离开家乡,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向着遥远的安西进发。 岑参的西行历程是辛酸和劳累的,他不知道自己穿越了多少山河,多少草原。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然遇到一个老相识。两人聚首,相互叙述寒温,交流彼此的心情。这个老相识是一个东行的使者,即将返回京城述职。岑参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有些感伤,因为他深知这意味着和妻子相隔更远。同时,他想到了让这位老相识捎带一封家信回长安,安慰妻子和家人,并报个平安。 这就是《临洮吟》的创作背景。这首诗记录了岑参在途中偶遇老友,所表现出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关切之情。岑参的西行经历虽然充满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爱国爱家的心,这也是边塞诗派所崇尚的精神。《临洮吟》以诗人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他在远离家乡的漫长旅程中所遭受的苦难和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详情»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他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其中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岑参的诗歌被誉为“边塞诗第一人”,被誉为“边塞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