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赴安西》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rén
    ān
    西
  • [
    táng
    ]
    cén
    cān
  • shàng
    dài
    gōu
    piān
    piān
    lǒng
    tóu
  • xiǎo
    lái
    bào
    guó
    shì
    fēng
    hóu
  • wàn
    xiāng
    weí
    mèng
    sān
    biān
    yuè
    zuò
    chóu
  • zǎo
    qīng
    xiá
    shì
    jīng
    qiū

原文: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相关标签:战争爱国

译文及注释
上马带着吴钩,轻盈地穿过陇山。
我虽年幼,却怀着报效国家的念头,不是为了追求封侯。
千里之外的家乡只是一个梦,三边的明月却让我感到忧愁。
早日消灭那些狡猾的敌人,平安无事地度过秋季。
注释:
上马带吴钩:上马,骑马上路;吴钩,古代兵器,形似钩子,用于战斗。

翩翩度陇头:翩翩,形容飞舞的样子;度,走过;陇头,山陵之间的小路。

小来思报国:小来,指作者自己;思,思考;报国,为国家尽力。

不是爱封侯:不是为了成为封侯(古代官职),而是为了报效国家。

万里乡为梦:万里,形容离家远;乡,故乡;梦,比喻离别之苦。

三边月作愁:三边,指边疆;月,比喻思乡之情;愁,忧愁。

早须清黠虏:早,及早;清,清除;黠虏,指敌人。

无事莫经秋:无事,没有事情;莫,不要;经秋,度过秋天。意为没有事情就不要度过秋天,应该抓紧时间做事。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1. 岑参(Cén Shēn):唐代著名诗人。 2. 胡钩(hú gōu):一种弯曲的刀剑,古代常用于战争中。 3. 骏马(jùn mǎ):优秀的马匹。 4. 陇山(lǒng shān):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山脉,现称为秦岭山脉。 5. 立志(lì zhì):下定决心去做某事。 6. 报效(bào xiào):为国家和人民效力,奉献自己。 7. 杀敌立功(shā dí lì gōng):打败敌人并立下功劳。 8. 做官封侯(zuò guān fēng hóu):为了成为官员而追求权力和封爵。 9. 万里之外(wàn lǐ zhī wài):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10. 别离忧愁(bié lí yōu chóu):因离别而感到忧愁和伤心。 11. 优柔寡断(yōu róu guǎ duàn):指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能力。 12. 胡族侵略者(hú zú qīn lüè zhě):指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常常与中国朝代发生战争。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是一首公元754年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送行诗,送行对象为友人。全诗充满了爱国主义豪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舍身报国、不计名利的行为的赞赏和敬佩。 诗中首联“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写友人英姿勃发、装备精良,透露出诗人对友人十分欣赏。颔联“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则称慕友人并非图谋个人功名,而是真心实意地报效国家。这是更为诗人所钦敬的一点。 诗中颈联“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设想友人久戍塞外必然会产生无穷的思乡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爱护。尾联“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盼望友人早日凯旋,也透露出诗人希望早日荡平虏寇,还边境以安宁,使人民生活安定与和平的深切期盼。 整首诗先写友人的英雄风采,再由表及里,从报国、思乡、祈願到关心友人的归来,以自己的爱国情怀赠送给友人,是一首表达感情、寄托深情的送行之作。 鉴赏详情»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他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其中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岑参的诗歌被誉为“边塞诗第一人”,被誉为“边塞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