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一作:一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及注释:
凤凰在凤凰台上游玩,凤凰离开后,凤凰台上只剩下江水自由流淌。
吴宫的花草覆盖了幽径,晋代的衣冠已成为古丘。
三座山峰半垂在青天之外,两条江水分隔着白鹭洲。
总是浮云遮蔽了太阳,长安的缺席让人感到忧愁。
注释:
凤凰台: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象征着高贵、神圣的地位。
凤凰:神话传说中的鸟,象征着吉祥、美好、不朽。
游:飞翔、游荡。
台:高台、平台。
空江:没有水流的江河,象征着孤独、寂寞。
吴宫:吴国的宫殿,指古代的宫殿。
花草:花草树木,指自然景观。
埋:覆盖、遮盖。
幽径:幽深的小路,指隐蔽的小径。
晋代:晋朝时期,指古代的历史。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指古代的文化。
古丘:古代的墓地,指历史的沉淀。
三山半落:指景色优美的山峰。
青天:蓝天,指晴朗的天空。
二水:两条河流,指分隔的河流。
白鹭洲:白鹭栖息的地方,指美丽的景色。
浮云:飘动的云彩,指瞬息万变的事物。
蔽日:遮挡太阳,指遮蔽光明。
长安:古代的都城,指繁华的城市。
不见:看不到,指失去了美好的景色。
使人愁:让人感到忧愁。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
Fèng huáng tái shàng céng jīng yǒu fèng huáng niǎo lái zhè lǐ yóu qì,
【凤凰台】即指南京市秦淮河畔的凤凰山,因为传说凤凰曾在此栖息。
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
ér jīn fèng huáng niǎo yǐ jīng fēi zǒu le,
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
zhǐ liú xià zhè zuò kōng tái ,bàn zhe jiāng shuǐ, réng jìng zì dōng liú bù xī 。
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
dāng nián huá lì de wú wáng gōng diàn jí qí zhōng de qiān huā bǎi cǎo,
【吴王宫殿】是春秋吴国的宫殿,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附近。春秋时期,吴王钱君任国君后,建造了吴宫作为都城,并且开展了大规模的园林建设。
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
rú jīn dōu yǐ mái mò zài huāng liáng yōu pì de xiǎo jìng zhōng,
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
jìn dài de dá guān xiǎn guì men ,jiù suàn céng jīng yǒu guò huī huáng de gōng yè ,rú jīn yě zhǎng mián yú gǔ fén lǐ le ,zǎo yǐ huà wéi yī páo huáng tǔ 。
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
wǒ zhàn zài tái shàng ,kàn zhe yuǎn chù de sān shān ,
【三山】指南京市东南的紫金山、梅花山和鸡鸣山。
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
yī rán sǒng lì zài qīng tiān zhī wài ,bái lù zhōu bǎ qín huái hé gé chéng liǎng tiáo shuǐ dào 。
【白鹭洲】位于南京市秦淮河畔,是一座人工建造的小岛,是名胜之一。
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
tiān shàng de fú yún suí fēng piāo dàng ,
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
yǒu shí bǎ tài yáng zhē zhù ,shǐ wǒ kàn bù jiàn cháng ān chéng ,
【长安城】古代中国著名的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ér bù jīn gǎn dào fēi cháng yōu chóu 。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登金陵凤凰台》是一首伟大的诗歌作品,作者为佚名,但常被认为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这首诗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以其优美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古代就备受推崇,如今仍被广泛传颂。
有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有不少传说。一个版本称,此诗是在唐朝天宝年间,作者被赐予“赐金还山”的差事,但遭到排挤而离开长安,流亡到南京金陵时所作。另一个版本则称,作者当时被流放到夜郎,而后获得赦免后返回金陵,才有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无论哪种版本,诗中所提到的“凤凰台”都是位于金陵凤凰山上的一座建筑物。根据传说,南朝刘宋永嘉年间,一群凤凰曾集于此山,因此人们便在山上筑起了一座台,以纪念这段传奇历史。从此,凤凰山和凤凰台便成为了一个浪漫、富有诗意的地方,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
无论是作者的身世背景,还是凤凰台的历史渊源,都为这首杰出的诗歌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意义。它激励读者探索人生的真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尤其在当今时代,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脍炙人口的律诗之一。这首诗以“凤凰台”为背景,展现了李白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首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让人们想起凤凰远古的传说,似乎凤凰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了寂静的江水。在这种情况下,李白提出了一种深刻的思考:凤凰这样的美好事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出现和消失,表明世间万物皆虚幻,只有山水长存。他使用凤凰这个象征性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和时代的深深感悟。
此外,三、四两句也无疑是这首诗的亮点,李白用“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来描绘过去的繁华盛世,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朦胧感。然而,“凤去台空”的变化,却如此鲜明地表现了岁月流转的残酷现实,使得历史中所有的风景,在现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然而,长江之水与巍峨的凤凰之山依旧耸立,表达出生生不息的力量。
整首诗虽然只有十四个字,但是却展现出了李白对于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它不仅突显了作者独特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历史和社会的感悟。由此可见,《登金陵凤凰台》不仅是一首文学经典,更是一篇值得反复品读的哲学名篇。
鉴赏详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